第(1/3)頁 一個說的滔滔不絕,一個寫的滔滔不絕,不過幾分鐘的時間,艾布納就寫滿了整整五大張的紙。 在艾布納的映像中,上一次這么認真的寫東西,應該還是前世的高考前夕,沒想到這次居然又重溫了一遍。 班納果然不愧是知名的物理學教授,一條條的建議是聽的艾布納眉飛色舞。 光學隱身,紅外視覺,高能激光,強光致盲,光能鎖定等等。 而除了這些可視光線的能力之外,對于那些不可見光的研究,班納更是經驗豐富。 從紅外線講到紫外線,又從紫外線談到X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然后又轉到了快中子,慢中子以及熱中子上。 說完了這些,又是談起各種射線的特性、波長以及分辨方式。 和那些可視光線相比,這些射線的危險性更加的強烈。 X射線的穿透性,Y射線的輻射性,α射線的電離性,β射線強大的貫穿性不一而足…… 和可見光的復雜操作相比,代表不可見光的這些射線的運用反而是格外的簡單,基本上就是利用它們各自的特性來做延伸使用。 比方說α射線能直接破壞細胞內的DNA; β射線能引起體內細胞中遺傳物質DNA的損傷,而且這種損傷甚至可能傳到下一代,導致新生一代畸形、先天白血病等等病癥,而在大量輻射的照射下,更是能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引起病變,或是導致死亡; γ射線也就是常說的伽馬射線,能侵蝕復雜的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和酶,從而導致細胞死亡。 這些反應堆工程中的常見射線個個是殺傷力驚人,而且發動起來非常的隱蔽,讓人煩不勝煩。 而從班納的口中,艾布納又是得知了不少的訊息,比方說自然界中這些射線的存在畢竟是少數。 在各種實驗室當中,利用各種儀器對反應堆的裂變反應,各種人工制作出來的射線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就比方說伽馬射線,也就是γ射線,是恒星核心的核聚變產生的,而且無法穿透地球大氣層,也無法到達地球的低層大氣層,只能在太空中被觀測到。 因此艾布納如果想操控伽馬射線,要不就是能力強大到能夠直接操控太空中的伽馬射線,而另外一種就是利用放射源,自己激發出伽馬射線。 艾布納眉頭緊皺,這些射線的操控,似乎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麻煩。 不說別的,關是這些放射性物質的來源問題,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不過辦法總是比問題多嘛,先記下來記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