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劉瑾升任鐘鼓司掌印-《正德大帝》
第(2/3)頁
司禮監掌印王岳每每因此十分稱意,內閣的劉健等人也十分稱意,都巴不得朱厚照每次如此。
但這年八月小王子掠大同的邊鎮緊急軍報傳遞進京后,朝臣不能不因此再次舉行廷議,舉行廷議自然不能沒有皇帝朱厚照。
于是。
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岳這一次沒敢再趁著朱厚照研究工業制造的時候來奏事,而是當即找到了朱厚照。
朱厚照這次也沒再假裝對朝政漠不關心,便在司禮監掌印王岳陪同下來到了乾清宮正殿平臺與內閣以及在京重要官員舉行關于邊鎮小王子之禍廷議。
對于小王子這股韃子,朱厚照也覺得很是惱火,在他記憶里,這個小王子好像就一直沒安生過,屢次扣邊,而強大的大明帝國對其竟毫無辦法,但是銀子倒是投進去了不少,弘治皇帝節儉一生攢下的銀子有一半花在了邊鎮上面。
“小王子一直犯我大明邊鎮,殺我邊軍,掠我邊鎮百姓,諸位愛卿有何良策?”朱厚照一上來就直接問道。
邊鎮巡撫出身的吏部尚書馬文升當即站出來提議道:“陛下,眼下軍備廢弛,兵不敢戰,將又畏死,當練精兵選良將,剿滅之!”
“陛下,大興兵事乃窮兵黷武之舉,不利于養民之策”,而這時候,內閣次輔李東陽說道。
“韃子都打到家門口了,發兵將其剿滅哪算是窮兵黷武,好比一人被打了難道他不該把欺負他的人打怕嗎,我大明何時懦弱的如此地步,眼下不是剛收了夏稅嗎,如何沒錢糧,沒精兵就練唄,而且任由韃子這么猖狂,反而不是養民而是害民。”
朱厚照說道。
“陛下!韃子素來多是游騎,難以剿滅是事實,即便我大明花錢糧無數,養精兵百萬,也難以盡剿之,不如修邊墻以自守,寇若來犯不過三五日則自去也!”
說這話的是兵部尚書劉大夏,但朱厚照聽了這話,覺得劉大夏很不適合當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就相當于國防部長,在大明是管軍隊的,一個管軍隊的說敵人來打我了不用管他自己會走,這種鴕鳥心態的人能適合當兵部尚書嗎?
“如今太倉銀根短缺,夏稅還得補去年的虧空,而且眼下大行皇帝之陵寢與下葬還要花銀子以及修乾清宮的銀子還沒撥,還有陛下您大婚,也要花錢,練精兵選良將剿韃虜只能先拖著,大司馬所言的確是老成持重之言啊!”
內閣首輔劉健此時說了話,而且還言外之意夸獎了劉大夏,然后其他大臣也跟著點頭覺得劉大夏說得對。
朱厚照見這些高級文官里除馬文升堅持練兵備戰外都支持劉大夏,自然不能再說什么,只道:“既然首輔如此說,也就這樣吧。”
“陛下英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