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47章 大規模基建時代開始-《正德大帝》


    第(3/3)頁

    除此之外,朱厚照還直接下詔進行行政干預,禁止因為公共建設對讓百姓服役。

    使得百姓不會因為大規模公共基礎建設而耽誤農時,甚至被官吏壓迫。

    對于違抗朝廷意志,依舊要求百姓服役者,朱厚照也沒客氣,官吏直接罷職流放到遼東或臺灣等地。

    當然,也因為大明朝廷有了充足的資本,對于一些公共基礎建設需要百姓搬遷移民而因為大明百姓素來安土重遷的問題也便于解決。

    因為大明朝廷可以直接用錢來砸,而不用強制逼迫百姓,一百兩的安家費不夠就兩百兩。

    當然,民眾有民眾的狡猾之處,官府對其過于客氣了,也會讓百姓忘記了統治者暴力殘酷的一面,而開始坐地喊價起來,甚至官府出五百兩乃至一千兩都不肯搬。

    官府也只能換地方修建,而和官府抬價的百姓自然也就竹籃打水一場空,有時候比較強硬的地方官府也會采取強制措施,但往往又會激起民變。

    但最終,百姓們也嘗到了教訓,官府也知道了分寸,官府不敢低價賠償百姓搬遷后的土地損失與財產損失,而百姓也不敢要求過高的賠償金。

    大規模的公共基礎建設自然是需要底層的庶民來完成的,畢竟士紳官員們是不會干這種苦力活的,而因為朝廷有錢又因為害怕壓榨百姓太狠而出現民變故用比較高的工薪雇傭民眾,使得大量大明的壯勞力投入到了公共基礎建設中。

    百姓們的收入也因此得到大量增加,而不再只是靠天吃飯自給自足,甚至這樣也使得許多百姓越來越主動成為農民工或者直接成為城市工人。

    因為百姓們已經發現靠單純的種田已經不能獲得足夠的額外收入,而在工地上只需攪拌一下水泥或者背幾塊磚石,就能掙到真金白銀。

    所以,越來越多的自耕農變成了農民工。

    而土地荒蕪問題也就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帝國已經取締了路引制度,使得這一現象更加嚴重,大量人口往大中城市與富庶地區遷徙,直接導致許多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士紳集團利益更加受損。

    這里面,問題最嚴重的還是地方上最大的地主即明朝那些藩王宗親們。

    種地的人越來越少,這些什么都不敢只能靠地租生活的藩王宗親們收入是急劇下降。

    當然,對整個大明帝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就是農業收入減少,直接表現在各地的繳納的稅糧急劇下降,甚至導致整個帝國出現了糧食危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