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論怎么說,從濠鏡到印度果阿的航線,從此以后,總算是控制在了大明手中。 印度的胡椒、蘇木、象牙、檀香等貨物,可以因此通過大明的商船而源源不斷地運到大明,然后通過貨幣交換,獲得大明的生絲、絲綢、玻璃、肥皂、高碳鋼等貨物,再由大明商船運到日本換成白銀。 從日本到印度的整個航線都控制在大明商船手里,運輸的利潤與交易時的差價利潤都流入到大明商人的手中。 這樣一來,可以有效促進大明的商業繁榮,而大明官府也可以因此靠收稅而獲得大量的收入。 當然,這只是長遠上的好處。 而在短時間內,最明顯的好處則是,大明可以直接把葡萄牙在印度掠奪多年的資本直接搶到自己手里。 大明的遠征艦隊在占領葡萄牙殖民地果阿城后,光是運回來的第一批掠奪資本就價值高達八百萬兩白銀! 在正德初年,大明太倉歲入銀不過兩百萬兩左右。 而這一批資本,就讓大明獲得了相當于當時四百的歲入。 盡管獲得這種資本的方式略顯殘酷,但的確可以讓大明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財富。 帝國海貿總公司也因為獲得了這批白銀,而使得公債價格再次大漲! 朱厚照見此干脆讓大明證券交易所把當初為組建帝國海貿總公司所募集的公債改為股票,且允許大明各類官營與私營商行在積累一定資本后可以經過大明證券交易所考核通過后在大明證券交易所上市。 于是。 許多大行商行如山西商行、徽州商行、揚州商行、焦氏商行等皆紛紛請求上市,希望靠證券交易所發售股票而套取大量資金。 在一番嚴格審查后,倒也通過了不少商行上市的請求。 而這些商行因為大明新航線的開辟,使得他們的利潤也都漲了上來,也使得大明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也都幾乎在持續上漲,反映出大明的經濟形勢一片良好。 民間的中上層士紳們積極的把錢往股票里投,而兩廣官府也因此將更多的民間資本利用到基礎建設中,因此,廣東布政司便決定在濠鏡到廣州府之間修一條水泥大道,加上廣州港的建設,這樣就可以使得從廣州到濠鏡水陸交通都可以變得十分發達。 朱厚照也利用自己最近賺到的資產在濠鏡修建了一座皇家海景小別苑,現在的他,就躺在海灘上的藤椅上與自己的幾名妃嬪選侍做著沒羞沒臊的事。 但在他剛享受帝王生活后,回鄉省親的南京戶部尚書周鑰則因知道朱厚照在濠鏡,也從廣州趕著來求見。 自從大明皇帝朱厚照出現在廣州府的消息不脛而走后,便陸續有許多官紳來求見朱厚照,朱厚照也沒有拒絕見面,他知道在這個民智未開的儒家禮法統治時代,這些士紳們在地方上有著很強的民眾組織與控制能力。 畢竟歷史經驗表明,在王朝末世,農民起義中,成功的是因為團結了士紳,沒成功是因為沒有團結士紳。 而朱厚照現在幾乎是便服出巡兩廣,與上次去江南帶了近衛軍所以可以和江南士紳搞得劍拔弩張不一樣,現在他到廣東自然也不能再和廣東士紳來硬的。 當然,他也沒有和廣東的士紳來硬的的必要,畢竟,廣東在這個時代還算偏遠之地,不比江南一直是大明的錢糧稅賦之重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