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罷市與北方財閥南下-《正德大帝》
第(3/3)頁
“看樣子,猶如你所料,這些豪強官紳還有各地來江南做生意的富商們真的開始用他們最狠的一招,寧可罷市讓自己在短期內(nèi)受損,也不愿讓朝廷新稅政順利執(zhí)行下去”,朱厚照把手中的釣魚竿往湖里一丟,憤然地站起身來。
“正是,能讓整個江南罷市,也看得出來,這背后定要財力雄厚的江南財閥在支持,只怕還有其他外地的大富商,但我們朝廷也不是吃素的,現(xiàn)在這個罷市雖然逼得江南百姓失業(yè)乃至忍饑挨餓,使其皆怨朝廷的新新稅政不對,但罷市對這些豪強官紳與富商們損失自然也不小,他們罷市一天,就少賺一天錢,眼下這個得看誰的財力更為雄厚,誰堅持得最久!”
王守仁回道。
朱厚照點了點頭:“徐經(jīng)他們到南京了沒有?”
“這個月內(nèi)皆能抵達南京,徐家、劉家、羅家、焦家、馬家、張家、還有臣的家族,當年得陛下隆恩為皇家股東的七家家主皆是親自前來,叢蘭已經(jīng)去揚州與他們會面,現(xiàn)在兩淮與長蘆等鹽場已奉旨禁止售鹽于鹽商,司設(shè)局的崇公公估計四五日內(nèi)便能帶鹽回來!”
王守仁說后,朱厚照沒再多言,他和王守仁早已料到江南的豪強官紳會這樣做,畢竟這些人不比一無所有的農(nóng)民,真要讓他們冒著被誅數(shù)族的風險造反也沒幾個有這膽量,能做的就是通過罷市,依仗自己雄厚的財力在經(jīng)濟上和朝廷斗法。
但大明朝廷與以往不同的是,國家也有一幫死忠的大財閥,這些大財閥都和朱厚照有關(guān)系,都是大明眼下最大的幾家官僚資本家,甚至也都替朝廷管理著朝廷的巨額國有資產(chǎn)。
因而,江南的財閥們真要和朱厚照與大明朝廷在經(jīng)濟上斗,倒也不是那么容易,別說朱厚照這個皇帝,就是王守仁自己王家也能拿出十億銀元的巨額資產(chǎn),要不然,王守仁也不會甘愿替朱厚照來江南推行稅政。
國家進入工業(yè)化后,難免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也難免出現(xiàn)托拉斯資本家,掌握帝國權(quán)力的頂層政治家族自然難免會成為超級大財閥,王守仁此時提到的這幾家也是如此,都是因為從龍之功,成為了大財閥的。
而在他們之下,才會是所謂的晉商、徽商、江南財閥等。
不過,因為這些人都是朱厚照的走狗,又都是和國家利益休戚相關(guān)的家族,因而也都比較低調(diào),所以,江南的財閥們才會忽略了這些人的存在,猶如他們忽略了朱厚照一樣,當然,也許是這些江南的財閥們更加自信,有更強大的助手。
無論如何。
在江南財閥與富商巨賈的暗中操縱下,江南的罷市在持續(xù)進行,而這時候,徐經(jīng)等皇商也因為得朱厚照的密旨而紛紛南下。
揚州城。
操縱大明國家資本不下上千億銀元的徐經(jīng)坐在以絲綢裹車的大型四輪馬車里,看著揚州城內(nèi)到處是無所事事只靠領(lǐng)番薯稀粥度日的大量失業(yè)工人和因油水不足而走路無精打采的江南百姓,對同在馬車里的叢蘭說道:
“叢部堂放心,徐某這次奉旨來江南,自然不會什么都不帶,徐某這次準備了一個億的銀元,且已經(jīng)向基建局的葉部堂簽了契約,決定把這筆款作為南都長江橋梁建設(shè)之前期錢款,到時候就算橋修不成功也無所謂,至少能滿足數(shù)十萬工人謀生!”
“學生這次也帶了五千萬銀元來,學生的叔父一直感念陛下的恩德,一直想為陛下做些什么,且也和學生說過,劉家的一切都是陛下的,如今學生雖說是劉家財產(chǎn)的掌管者,但倒也依舊是為陛下管著,學生倒是沒有徐大人那么為民著想,學生只想在南都與蘇州、杭州、寧波、揚州這些地方為陛下各建一座大型皇家園林,作為陛下的行宮,學生已經(jīng)給御馬監(jiān)遞了奏疏,陛下也同意了,到時候光是采石、水泥、采磚這些估計就需要數(shù)萬工匠!”
劉瑾侄子劉宣也向叢蘭表了態(tài)。
其他各大家族的家主也紛紛表態(tài)。
叢蘭見此自然大為高興:“這可太好了,到時候,便讓那些江南的豪強官紳們看看我們北方富商的厲害!”
這幾個皇商的產(chǎn)業(yè)大部分都在北方和海外,因而,叢蘭作為北方人也就理所應當?shù)陌阉麄円曌髁俗约罕狈降呢旈y。
徐經(jīng)沒有否認,只笑道:“用陛下的話說,這將是一次國進民退的事件!無論如何,這樣做,可以保我大明江山長治久安!也能使我大明皇帝陛下皇權(quán)永固!”
。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