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20章 大明版福壽膏-《正德大帝》


    第(1/3)頁

    大明帝國對于交趾的戰爭還在準備中,帝國的朝廷也依舊有條不紊地為這個戰略目的做出一系列舉措。

    正德三十一年春,應禮科都給事中梁世摽所提議,朱厚照著內閣下諭禮部,改朱棣謚號太宗文皇帝為成祖文皇帝,以此再次表明朝廷欲重新永樂盛世的決心,而欲重現永樂盛世,交趾自然是不能任其獨立于外的。

    正因為此,民間開始議論起關于永樂年間大明疆域的事來,并提到大明放棄交趾的舊事。

    待到這年夏,兵部尚書桂萼公開發布言論,表示交趾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明朝廷做這些舉措自然都是為了接下來征服交趾做鋪墊造勢。

    而旋即,近衛軍樞密使林廷選便上疏提議收復交趾,保護漢民,朱厚照準予了林廷選所請,著毛伯溫掛帥,領兵出征。

    至此,大明收復交趾已成定局。

    而此時交趾還處于內亂的狀態,對于大明的舉動還沒有任何警覺。

    不僅僅是交趾自己沒有任何警覺,此時在南大明海一帶貿易或走私的西洋番也沒有意識到這是大明戰略重心南移的標志。

    西洋番萬里德此時也沒有太關注于大明帝國即將收復交趾的事,此時的他依舊關注著這一次來到大明能多售出多少福壽膏。

    無論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這兩個崛起的西歐大國在大明加入大航海運動后就徹底失去了其在全球貿易市場的優勢地位。

    大明的生絲還有其他物美價廉的產品傾銷到了全球市場,使得西班牙和葡萄牙和他們控制的殖民地的紡織業大面積破產。

    同時,因為大明已經開啟了蒸汽工業革命,是工業產品提供者,還控制著許多主要航線,所以西班牙與葡萄牙在與大明的全球貿易中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大明一直處于貿易順差地位,大量白銀猶如流水一般流進大明境內。

    也就意味著,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全世界辛辛苦苦掠奪來的黃金白銀幾乎大多數都被大明賺了去。

    西班牙和葡萄牙自然是不愿意這種現象存在的,也不能坐視自己的白銀流失。

    于是。

    西班牙和葡萄牙開始禁止中國的紡織品出售,以此達到限制白銀流入大明的局勢。

    不僅僅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日本也在限制白銀流入大明。

    但是因為大明帝國本身的生絲生產優勢和蒸汽工業帶來的紡織工業高度發達,使得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日本的禁令形同虛設,依舊有無數人購買大明的產品。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了打破自己處于這種貿易逆差的局勢,便想到了出售福壽膏。

    于是。

    大明的對外開放政策和巨大的貿易順差優勢導致這種本在十八十九世紀才出現的福壽膏貿易提前出現在大明。

    萬里德便是這類貿易的先行者之一。

    他不得不承認,這種福壽膏貿易所能賺錢的利潤比來華出售麝香紅木礦石更為豐厚,因為自己只需在自己的殖民地強迫抓來的奴隸種植以后,就可以很輕松地獲得低成本福壽膏,而賣到大明明顯深受這個帝國的所有人喜愛,只要吸食了福壽膏就無法斷絕對此物的吸食。

    而且,萬里得還發現,因為福壽膏的上癮性可以使得這福壽膏貿易的利潤能不停地增加。

    畢竟,現在西洋番除了靠福壽膏貿易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在全球貿易中同大明競爭。

    但是,福壽膏這種貨物貿易,在大明其實早就被禁止。

    所以,萬里德來大明出售福壽膏基本上靠走私。

    而且,有許多沿海的官員和士紳會因為自身的腐敗受賄放松對他們的警惕,甚至還會幫助他們,而萬里德甚至還有一個大明藩王即徽王支持自己,因而,這使得他的福壽膏貿易更加順利地在大明境內進行者。

    萬里德是個典型的白左,看著大明繁榮的市井,寬闊的水泥路和高樓,以及遍布街巷的綾羅綢緞和不知疲倦能比四五個壯漢提供的動力的機器的轟鳴聲,被他想到的都是自己帝國從美洲得來的白銀全都落入了這些黃種人的腰包,以至于讓這個帝國依舊過著無比富庶的生活,甚至還研制出更厲害的槍炮,將他們的航線控制空間擠壓得越來越小。

    “郎員外,您嘗嘗,這是新到的貨,一兩五百銀元!”

    萬里德用蹩腳的漢話與徽州一富紳郎員外說著,而這郎員外此時正大口大口的吸著,眼皮也沒眨一下,便道:“先來十斤,帶他去賬房結賬。”

    萬里德聽后高興不已,心想這福壽膏果然是暴利,成本不到一百銀元就能賺近八萬銀元。

    當然,讓他更加高興的是,看著這幾年在自己手里拿貨吸食這福壽膏而硬是漸漸從一大腹便便的人消瘦成皮包骨的老主顧郎員外,他很希望在自己的帝國能擴大在大明的這類貿易,讓這個帝國的軍隊和貴族等皆染上此癮,這樣這個帝國就會變得孱弱,自己帝國就可以掠奪這個龐大的帝國。

    萬里德想得很遠,甚至他已經給西班牙國王寫了這樣的信,但是,他不會想到的是,就在他剛拿著八萬銀元的票據離開郎府時,兩錦衣衛便出現在他面前:“萬里德,是吧,跟我們走一趟!”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