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時代變了-《正德大帝》
第(1/3)頁
嚴嵩知道這時候是自己向皇帝朱載壘表忠心的最好時候,一旦讓皇帝認為自己只是夏言的跟班,自己只怕再也沒有機會成為內(nèi)閣首輔。
所以,嚴嵩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無論殖民地也好,藩國也好,皆是我大明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廷只取其一半之稅賦已是極大恩惠,如何還能讓其自留稅賦;
近海之殖民地自太上皇當(dāng)政時便是收入盡入國庫,至于其他較遠之藩國只是考慮距離太遠,而稅賦不足以反哺朝廷才允其暫留自主而已;
如今,各地貿(mào)易發(fā)展極快,早已非往年之困窘之象,固也是收其錢糧入國庫的時候,所以,臣支持徐公的提案。”
朱載壘暗自笑了笑,嚴嵩沒有支持夏言,讓他內(nèi)心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因為這讓朱載壘意識到夏言與嚴嵩的聯(lián)盟似乎沒有那么牢固,內(nèi)閣也不是說真的會唯夏言一人之命是從,這無疑可以讓自己皇權(quán)得到很好的保障。
夏言的眼神猶如利箭一般直勾勾地殺著嚴嵩,但嚴嵩低下了頭,沒有與夏言對視,因為他知道夏言現(xiàn)在肯定很憤怒,憤怒自己背叛了他。
朱載壘見夏言如此憤怒,心里還有些高興,心情也不由得好了起來:“既然更多的人同意徐卿的提案,那這提案便通過,且也按照嚴愛卿的建議予以修改,各殖民地依舊將所有關(guān)稅繳入國庫,然后由朝廷統(tǒng)一撥款,各藩國則需繳納一半的稅額遞解進京!著沿海各省督撫并同當(dāng)?shù)貒惥郑瑖栏穸睫k好各處外關(guān)稅遞解進京事宜!”
“臣等遵旨”,嚴嵩與徐階等皆回了旨。
而朱載壘也宣布了退朝,朱厚照免除了天下田賦,讓現(xiàn)在的他不得不這樣想辦法對外增加稅賦收入,或許朱厚照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皇長子一上位就急于向他的弟弟侄子還有其他親戚勛貴們索要錢財。
夏言攔住了嚴嵩:“嚴閣老請留步!”
嚴嵩忙拱手道:“不知元輔有何見教?”
“嚴閣老果然是個好船夫,這見風(fēng)使舵的本事真正是無人能及!真正叫夏某不恥!”
夏言說著就拂袖而去。
嚴嵩知道自己當(dāng)時的行為肯定會得罪這位內(nèi)閣首輔,但他更不愿意得罪皇帝朱載壘,所以寧愿先得罪夏言,而如今見夏言生氣,也只能連連告罪,卑躬屈膝地賠禮道歉道:
“元輔,您勿要誤會下官,下官若有不心向元輔之心,便叫這五雷轟了我!下官在議政處這樣做,也是為元輔您考慮啊!
元輔請想,如今陛下是鐵了心要加強對各殖民地與各藩國的掌控,如果我再支持您,讓帝心不遂意,陛下會怎么想,會不會認為您欲做權(quán)臣,攝政天下?!”
夏言聽嚴嵩這么說不由得站住了腳,他很不希望被人說成是權(quán)臣,也不希望自己成為權(quán)臣,也不想讓自己當(dāng)初支持皇長子朱載壘為太子的本意有所改變,所以嚴嵩此時這么解釋,他也無法反駁,但他也的確反感嚴嵩剛才的行為,讓他有一種被人背叛了的感覺。
一時間,夏言有氣也發(fā)不出來,只得一揮袖:“承您好意,夏某在此謝過!閣老也不必多言,皆為天下所慮,夏言何敢有怨!”
夏言說后便朝嚴嵩拱手而去。
嚴嵩見此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忙還是跑了前去,賠著笑臉,不停地解釋著自己的用意。
夏言見此越發(fā)的瞧不起嚴嵩,認為嚴嵩或許真的只是本能地愛媚上而已,一時間也不由得冷笑了起來。
嚴嵩看見夏言神色稍緩,對自己少了許多警惕怨憤之心,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因為他知道,夏言雖然是內(nèi)閣首輔,看上去是當(dāng)今皇帝的臣子,但他在太上皇的心里分量還是很重的,這也使得嚴嵩不得不在開始把陣營轉(zhuǎn)到新皇帝帳下之余,也不得不繼續(xù)討好夏言。
朱厚照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知了朝廷有文官參劾自己干預(yù)朝政的事。
此時的朱厚照也不由得笑了起來:“這些家伙還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認為朕退了位,就真以為朕是沒了牙的老虎,咬不了他們?”
朱厚照事實上一直都在注意著不再干涉朝政,畢竟他自己也不想在為朝政憂心。
但現(xiàn)在的他握有軍權(quán),還在軍事上有話語權(quán),而倭寇以及朝中大員涉及通倭自然算是軍事上的事,朱厚照當(dāng)然能管。
而且,朱厚照并沒有直接通過自己的敕旨要求皇帝與朝廷如何做,他是通過給朱紈提供建議的方式讓朝廷自己抉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