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徐階罵御史-《正德大帝》
第(2/3)頁
“你打算怎么管,答應他們,罷免海瑞?”
朱厚照這么一說,就看向了徐階,徐階眼中一亮,旋即見朱厚照看了自己一眼,不由得低下了頭。
“自然不行,海瑞的應天巡撫是由朕任命的,吏部出具的文書,合乎憲法,豈能因民意而罷之,如此的話,豈不是朕每任命一官員,如若不符合當地生員之意,就會被罷免之,到底朕是皇帝,還是他們是皇帝?!?
朱載壘說道。
“說到點子上了,這就是矛盾所在,你沒法管,除非你讓步,讓出任免權,讓他們皿煮”。
朱厚照說著又道:“我聽說如今已經有皿煮的思想,壘兒,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接受皿煮思想,做一個只具有禮儀象征與國家象征的皇帝,反正,朕已經將江山傳給了你!”
徐階看向了朱載壘,代表士大夫階層利益的他,很希望朱載壘接受皿煮思想,接受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當然根本上還是士大夫治理天下的思想。
“兒子不愿意,除非工人們能罷免他們的老板,村民能罷免他們的總甲且要求朝廷保障他們在村里的選舉權!”
朱載壘思忖了一會兒,抬頭回了一句。
大明現在張璁時期進行內政改革后,地方基層基本上是要求農村里以下的各村實行村民自治,而城鎮則是各坊實行坊民自治,村正與坊正皆由村民與坊民選舉,這個制度甚至都已經寫進了憲法大綱里。
但是這么多年來,無論是村民還是坊民都沒對這個選舉感興趣,一些有勢力的縉紳篡奪了他們這個權力甚至還把村正與坊正變成了“世襲”,許多村民與坊民也沒反對過。
朱載壘還和朱厚照談及過,為什么村民與坊民們對屬于自己的權力不那么重視,朱厚照只能用民智還未全開所以不在乎來做解釋。
但朱載壘這時候說了一句:“兒子如今認為,真正大多數庶民不需要皿煮,不需要權力,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管誰,反而需要別人去管他們,帶動他們,他們需要頭領,而這些生員則不同,他們是衣食無憂者,他們不需要被人管,他們需要的是自由,需要的是一個聽他們話的朝廷?!?
徐階沒想到如今的皇帝會是這種思想,但他也承認,似乎缺如皇帝陛下所說,天下黎民是沒有想要主宰這個世界的野心,甚至也愿意被人主宰,但自己這些人的確不愿意被人役使,他不由得看向朱厚照,暗自一嘆:
“誰讓太上皇當年摒棄程朱理學,貶抑儒家,不然今日的自己又哪里想要自由,自然眼里只有君父再有父母家族,最后才是自己?!?
朱厚照注意到了徐階看自己的眼神,不由得問道:“內閣首輔徐階,對于皇帝的觀點,你怎么看?!?
徐階向朱厚照深深鞠了一躬,無論如何,正德大帝朱厚照的確給了大明前所未有的富足,他內心還是崇敬的,但也如實回了一句:“臣認為,理學不可盡廢,朝廷或該重建儒家倫常!禁天下人言國事!”
朱厚照聽后不由得笑了笑,他知道徐階這是肺腑之言,而且沒有藏私,不然也不會冒著激怒自己的風險這么說,畢竟自己一開始就是對儒家理學極為鄙視的。
“你徐閣老是徐家長輩,即便是致仕也是一族之長,自然不介意儒家理學之禁錮,你可以問問你兒子,看他心里愿不愿意一切唯你命是從,連娶妻都得聽你的安排,乃至讀何科,遵循何種思想都得聽你的。”
朱厚照說了一句,就問著朱載壘:“朕聽說過,云南巡按御史劉思問的公子就因為要抗拒包辦婚姻跳河自殺,自殺前還得了鄉試解元,鬧成了很大的新聞,可有此事?”
“回太上皇,這類事近年來并不新鮮,父子反目成仇者亦不少,甚至有御史就已經抗議父殺子每每寬宥的律令,要求朝廷修改”,朱載壘回道。
徐階聽此也知道太上皇這是不贊同自己所說的重建儒家理學秩序的建議,也就只能繼續沉默下來。
這場帝國最頂層的三個大人物間的討論最終沒有討論出任何結果,但仿佛彼此都有了不少的收獲。
“沒想到朕都已經活了快八十了,遇到一些事還是會迷茫!”
朱厚照最后不由得說了這么一句。
朱載壘也回到了自己的紫禁城,事實上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做一個可以對別人生殺予奪的奴隸主,因而他不在乎權力的失去,但他的確也無法接受讓外面那群生員來決定朝廷政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