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九百五十一章 還要看天臉色?(4000字,二合一)-《我有好多復活幣》


    第(1/3)頁

    十一之戰(zhàn),名單如下:

    頭戰(zhàn):梧桐州日月教姜魚泥。

    二戰(zhàn):萬劍洲劍宗林清婉。

    三戰(zhàn):萬里城陳族陳嫁。

    四戰(zhàn):極寒洲寒雪宗蕭雪梨。

    五戰(zhàn):萬里撐陳族陳悲。

    六戰(zhàn):蓬萊洲儒家學宮學不會。

    七戰(zhàn):龍鳴洲玉心宗冷冰卿。

    八戰(zhàn):萬佛洲菩提寺圓螢。

    九戰(zhàn):萬妖洲白帝國畢火。

    十戰(zhàn):尋仙洲青竹林月姬。

    十一戰(zhàn):梧桐州日月教江臨。

    十一之戰(zhàn)名單傳遍天下,除了姜魚泥作為頭戰(zhàn)之外,對于這一份名單,沒有人有任何的異議。

    不過,最重要的頭戰(zhàn)以及收尾之戰(zhàn)都是日月教的人,天下人第一次將視線轉移到梧桐州日月教的身上。

    尤其是梧桐州的其他宗門,對于日月教,他們更是有些懵。

    梧桐洲的空靈宗作為梧桐州的第一大宗,可是卻沒有出一個人,反而是梧桐州的日月教,一下子就出了兩個人.....

    日月教什么時候這么強了?為什么我們之前沒有注意到啊。

    除了一個江臨,日月教總體實力不就是和我們這些咸魚宗門一樣嗎?

    大家都是摸魚的,可為什么你突然這么優(yōu)秀?

    這就像在一個班,你的同桌整天和你一起摸魚,你以為他和你一樣都是差生。

    可是誰知道,突然有一天高考,人家進了重點大學,可是,你卻是在家里蹲大學......

    日月教的事情引起了一陣小小的波浪,但是總體而言也還好,相比于大戰(zhàn)即將開始的大環(huán)境,這陣波浪也是漸漸的消失。

    十一之戰(zhàn)名單上的修士需要陸續(xù)趕往萬里城。

    當然,去的人不只是他們而已。

    每個宗門,無論大小,都需要派遣修士前往萬里城報道。

    畢竟萬里城是浩然天下以及妖族天下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若是萬里城徹底被妖族天下占據(jù),那妖族大軍真的是進可攻退可守,很是難辦。

    一支支的隊伍從九大洲各個方向前進著,這是數(shù)萬年以來第一次出現(xiàn)。

    不僅是正道宗門而已,還有魔道宗門,此時正魔兩道已經(jīng)是放下了恩怨,畢竟浩然天下都可能要保不住了,怎么可能現(xiàn)在還內戰(zhàn)。

    守住浩然天下再說!

    另外,九州的魔門甚至還有一種自豪之感。

    畢竟頭戰(zhàn)和壓軸戰(zhàn)都是我魔道中人,你們正道干什么吃的?

    果然正道只能圖一樂,要真正的守天下,還是得看我們魔教。

    除了正魔兩大道,不少的山澤野修也是前往,其實山澤野修對于守護浩然天下沒有那么多的心思。

    但沒有多少人愿意當與狗刨食的山澤野修。

    戰(zhàn)場容易死人,但是也容易發(fā)財,參加守城之戰(zhàn),若是立下戰(zhàn)功,或者是在戰(zhàn)場上撿撿漏,撿到什么寶物什么的,說不定就能夠改變自己身為山澤野修的命運,

    當自己活著從戰(zhàn)場出來,別說是成為宗門的供奉,說不定還可以開宗立派。

    戰(zhàn)場是死人的地方,賣命的錢不好賺,但是只要有命,就一定發(fā)財。

    隨著九座天下的人不停地往萬里城趕去,此時的萬里城,說緊張也緊張,說不緊張,也就那樣。

    無論是萬里城的本地居民,還是說九州來到萬里城歷練有一段時間的異鄉(xiāng)人,這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一個月還來個攻城總結的,對于妖族天下到底是不是次年攻城......

    說實話,真的不是那么的看重.....

    相比較的,在萬里城,絕大多數(shù)人感興趣的是那江臨到底能不能撐過那三問拳。

    萬里城中,所有賭場都開始下注了。

    有賭江臨能夠過一問拳的、兩問拳以及抱得美人歸的。

    還有賭江臨一個沒過的。

    甚至還有人下注江臨如果沒有過那三問拳,江臨和陳嫁會不會當場私奔。

    萬里城很是熱鬧,而今天,一切的熱鬧將會推向高潮!

    “來了來了!”

    一座酒樓上,不知道是誰先開始喊,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往街道上看去。

    2222222--------------

    -----.----------------

    江臨醒來的第二天。

    在確定好婚禮的日期之后,清月山不知道從哪里來了這么多的小妖。

    這些小妖有的在掛著喜慶的紅燈籠,有的將鮮紅的綢帶高高掛起,有的在剪著紅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