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未等高翰文給出回應,嚴世蕃仿佛像是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硬生生地止住話頭,擺了擺手,緊跟著開口道:“也對,當初你還在浙江丈量田地呢,不知道也正常!” 待嚴世蕃的話音落下,只見高翰文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轉而開口道:“實不相瞞,老師,學生姑且對這方面還是有所了解,這是陛下提出來的東西吧?” “說是經過該進后的蒸汽機,能夠用來織布,這樣一來,我大明便能夠產出更多的絲綢!” 嚴世蕃將高翰文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點了點頭,又繼續補充道:“嗯,沒錯,為此,陛下還專門撥了一大筆銀子,用以研發蒸汽機!” 隨后,只見嚴世蕃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又繼續道:“唉,只可惜,目前有關蒸汽機的研發進度十分緩慢,制造出來的蒸汽機,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極易發生爆炸!” “為此,工部那邊也是頗為頭疼,眼下正組織大批工匠,進行改進呢!” 嚴世蕃見話題越扯越遠,當即選擇將其重新拉回正軌,隨后,只見其指著一旁的空位,轉而吩咐道:“坐吧!” “多謝老師!” 高翰文聞言,也不作推辭,徑直在一旁的空位上走下。 嚴世蕃見此情形,點了點頭,徑直坐到一旁的空位上,在上下打量了高翰文一番后,臉上滿是欣慰之色,緩緩道:“老師這次叫你過來,便是有一件事情要親口告訴你!” “正如老師先前說的那樣,對你的彈劾完全是子虛烏有,不久前,朝廷拿到了馬寧遠的口供,馬寧遠在其中承認了所有的罪責!” 高翰文聽聞嚴世蕃此話,心中不由得淌過一絲暖意。 畢竟,在當初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情況下,自己的老師嚴世蕃,無條件地選擇相信自己。 除此之外,嚴世蕃還對自己有著知遇之恩,要不是當初嚴世蕃的舉薦,高翰文不會如此順利地就步入仕途,說不定還在哪個犄角旮旯的地方,苦哈哈的熬資歷。 正當高翰文想要說些什么的時候,只聽‘吱呀’一聲,房間的門被推開。 隨后,進來兩名奴仆,替嚴世蕃以及高翰文各自端上來了一杯熱茶。 “嘗嘗,這可是最近新到的茶!” 嚴世蕃見此情形,擺了擺手,向高翰文如此說到。 “嗯?!? 高翰文聽聞此話,只得端起茶杯,啜飲著杯中的茶水。 “嗯,真是好茶!” 在放下茶杯后,只見高翰文兩眼放光,如此夸獎道。 嚴世蕃聞言,點了點頭,將手上的茶杯放至一旁,緩緩道:“待會兒下來后,我派人送一些到你的府上吧!” “老師,這……這……” 高翰文聽聞嚴世蕃此話,下意識地便想要出言推辭,只不過他的話還沒說完,便被嚴世蕃給打斷了:“行了,咱們師徒之間,還講究這些干什么?” 隨后,只見嚴世蕃看向高翰文所在的方向,又繼續詢問道:“對了,你打算什么時候出發?” 待嚴世蕃的話音落下,只見高翰文低下頭,不假思索地出言應聲道:“回老師的話,學生打算兩天后就出發!” 嚴世蕃聞言,對此未作置評,只是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斬釘截鐵道:“嗯,到時候為師去送送你吧!” 面對嚴世蕃的好意,高翰文也沒有拒絕的意思,他知道,有嚴世蕃這么一送,自己接下來可能遇到的麻煩,將會少上很多。 旋即,只見高翰文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出言應聲道:“嗯,到時候就勞煩老師了!” 在這之后,高翰文跟嚴世蕃又閑聊了許久,后來,見天色已晚,高翰文這才起身告辭離去。 嚴世蕃看著高翰文離去的背影,低下頭,無聲自語道:“瀚文,希望你日后,不要怪罪老師??!” …… 另一邊,浙江,杭州城最大的酒樓內。 “都這個時候了,老鄭怎么還不過來,難不成是路上遇到什么事耽擱了?” 房間內,只見何茂才將目光從眼前滿桌的菜肴上收回,并端起桌上的酒杯,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在這之后,只聽一陣腳步聲傳來,房間的門被推開,鄭泌昌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 何茂才見此情形,臉上浮現出些許責怪之意,看向鄭泌昌所在的方向,出言詢問道:“老鄭,怎么這個時候才來,我們不是一早就約好了嗎?” 鄭泌昌聞言,臉上浮現出些許無奈之色,只見其搖了搖頭,出言解釋道:“沒辦法,朝廷三年一度的大計即將到來,要是在這個時候出了什么岔子,一切就全完了!” “另外,不久前,朝廷還下發了免除百姓一年賦稅的通知,眼下,正是繁忙的時候!” 何茂才聽聞鄭泌昌此話,在為其倒上一杯酒后,出言安慰道:“怕什么,總督大人現在可是吏部尚書,哪怕是看在曾經一同共事的份上,他也會高抬貴手的!” 鄭泌昌聞言,從何茂才的手中接過酒杯,仰起頭,將其一飲而盡后,緊跟著開口道:“縱使總督大人現在是吏部尚書又如何,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小心點,別栽了跟頭!” 鄭泌昌在說到這里的時候,仿佛像是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只見其看向何茂才所在的方向,出言詢問道:“對了,巡撫大人給了你什么考語?” 何茂才聞言,在沉吟片刻后,方才開口道:“巡撫大人給了我中等偏上的評價,不出意外的話,仍舊任浙江按察使一職!” 待何茂才的話音落下,只見鄭泌昌的臉上浮現出了然之色,將目光從何茂才的身上收回,緩緩道:“看來我的評價,也多半是中等偏上了!” “巡撫大人剛調來浙江不久,許多事情都還不熟悉,暫時還用得著咱們兩個!” 隨后,只見何茂才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魚肉,放進嘴中,細細品味。 在這之后,只見何茂才將筷子放下,又繼續抱怨道。 “還是那些京官好啊,每六年一次考核,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都只是走一個形式,哪像咱們,上頭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咱們就得跟著一起折騰!” “稍不注意,頭上這頂烏紗帽,就保不住了!” 鄭泌昌在聽完何茂才的抱怨后,對此也是深有同感,只見其點了點頭,出言應和道:“是啊,所以我才想著,有一天能夠被調往京城!”(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