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先前歐陽一敬,當著現場諸多言官的面,點破嚴嵩徐階背后那不可告人的想法后。 眾人這才驚覺,上了當,受了挑唆。 很快,針對嚴嵩徐階的報復便有條不紊地展開,彈劾嚴嵩徐階的奏疏,如同雪花一樣,飄向了督察院。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國子監的學生受到煽動,開始公開抨擊嚴嵩徐階二人。 嚴嵩徐階二人,由于先前旗幟鮮明地支持皇帝,并大力推行官紳一體化納糧的政策,因此在士林中的聲望早已跌落谷底。 盡管后面有所回升,但仍舊聊勝于無,士林中根本沒有人站出來,為他們兩個說話。 漸漸地,輿論愈發洶涌,幾乎達到了快讓人喘不過氣的地步。 朝中甚至流傳起了嚴嵩徐階,借著替各個部門排名一事,蓄意打擊報復,排除異己,公報私仇的傳言。 對于這類傳言,嚴嵩徐階自然是第一時間否認,只不過,沒有幾個人愿意相信罷了。 …… 夜幕降臨,京城,嚴府。 此刻,嚴嵩正坐于書案后,在他的面前擺放著一本《春秋》。 此時的嚴嵩正份外專注地瀏覽著面前的書籍,仿佛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就在這時,只聽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敲門聲。 嚴嵩見此情形,將注意力從面前的書上移開,出言吩咐道:“進來!” 話音落下,只聽‘吱呀’一聲,房間的門被推開,隨后,只見管家邁著悄無聲息的步伐走了進來。 管家在進入書房以后,便俯下身體,看向嚴嵩所在的方向,畢恭畢敬道:“老爺,剛剛胡閣老派人捎來口信,說是近來京城內的那些流言……” 管家的話還沒說完,便被嚴嵩出言打斷了:“行了,不必說了,替我轉告胡汝貞一聲,就說這點小事,不用他操心!” 管家聽聞嚴嵩此話,當即神色一凜,沉聲應道:“是,老爺!” 待管家離開以后,只見嚴嵩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面前的書上。 對于眼下京城內那愈發洶涌的輿論,嚴嵩并不感到擔心,因為說到底,那些言官并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的說法。 宦海沉浮幾十年,令嚴嵩養成了處變不驚的能力,他知道,再過一段時間,這些看似洶涌至極的輿論,便會逐漸平息下來。 “陛下暫時還用得著我嚴嵩,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還需要我這把老骨頭撐著,就憑你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言官,也想扳倒我,真是癡心妄想!” 在這之后,只見嚴嵩的臉上滿是嘲諷之色,順勢拿起桌上泡有枸杞水的茶杯,輕啜一口。 隨后,只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不多時,只見嚴世蕃邁步走了進來。 此時的嚴世蕃看上去頗為激動,剛一進門,他便迫不及待地看向嚴嵩所在的方向,沉聲道:“父親,六部的排名定下來了!” 嚴嵩聞言,臉上浮現出些許好奇之色,挑了挑眉,出言追問道:“哦,你們商量出結果了?” 迎著嚴嵩的目光,只見嚴世蕃在腦海中組織好語言,轉而開口道:“父親,定下來了,按照商定的結果,吏部排在首位,余下分別是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刑部!” 在聽完嚴世蕃報出來的排名以后,只見嚴嵩點了點頭,緩緩道:“嗯,商量了這么久的排名,能夠定下來就好,六部這邊有了結果,其他的部門,應該也快了!” 嚴世蕃看著嚴嵩那略顯佝僂的身影,不由得回想起了近來京城內,那愈發洶涌的輿論。 隨后,只見嚴世蕃鼓起勇氣,看向嚴嵩所在的方向,沉聲道:“父親,近來不僅僅是那群言官,就連一些國子監的學生,也受到言官煽動,公開污蔑您的清白!” “父親,要不要讓孩兒給刑部那邊打個招呼,給那些不知好歹的國子監學生一點教訓,干脆給他們安上個妄議朝政的罪名……” 嚴世蕃似乎對此頗為憤慨,在說到這里的時候,還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 嚴嵩聞言,只是用渾濁的眼睛,上下打量了嚴世蕃一番,緩緩道:“不必了,這樣做反而會落人口實!” “讓他們罵幾句又如何,又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損失。” 隨后,只見嚴嵩話鋒一轉,將目光從嚴世蕃的身上收回,緊跟著吩咐道:“接下來有關部門排名一事,還得盯緊,盡量不要出什么紕漏,明白了嗎?” 嚴世蕃聽聞嚴嵩此話,當即低下頭,恭敬應聲道:“是,父親,孩兒知道了!” “行了,時候不早了,你先下去吧!” “是,父親,孩兒這就告退,您也早點歇息!” 在應聲后,嚴世蕃并未停留太久,在向嚴嵩躬身行禮后,邁步離開了書房。 …… 京城,裕王府。 房間內,只見朱載坖坐于主位,一旁則分別坐著徐階、高拱、張居正三人。 此時的朱載坖則是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畢竟,距離景王朱載圳離開京城,返回封地,已經過去有一段時間了。 而在這段時間里,朱載坖則抓住機會,開始大力擴充麾下勢力。 現如今的朱載坖,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今非昔比了。 對于朱載坖來說,四弟朱載圳離開京城,返回封地,則意味著,短時間內,便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自己便可以騰出手來,專心應對來自朱載垣的威脅了。 而恰巧在不久前,錦衣衛和東廠悍然出手,將朝中那些想要提前站隊朱載垣的人,都收拾了一遍。 在這件事以后,朝中便有許多官員,轉投朱載坖的麾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