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嚴嵩見此情形,臉上滿是如釋重負的神色,因為朝廷今年的開支,總算是過去了。 …… 隨后,只見嚴嵩在腦海中組織好語言,環視一圈后,站了出來,出言提議道:“既然朝廷今年的賬清了,那咱們就開始議明年的開支吧!” 眼見無人對此提出異議,只見嚴嵩面向眾人,點了點頭,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待嚴嵩坐下以后,只見張居正從座椅上起身,先是向坐于珠簾背后的嘉靖,拱了拱手后,方才面向眾人,沉聲道。 “陛下,微臣提議,應該適當削減朝廷的開支,去年我大明各項開支加起來,共計四千六百五十萬兩,而今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五千三百五十八萬兩!” “這其中固然有自然災害、以及用兵的原因,但朝廷的開支越來越大,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歸根結底,是因為各級官府揮霍無度,以及我大明在全國各地所開設的驛站,存在著諸多弊端!” 眾人眼見張居正上來就拋出這么一個重磅炸彈,也是感到無比的震驚,正當眾人愣神之際,只聽張居正的聲音又再次響起。 “驛站肩負著文件傳遞、軍情傳達、更換馬匹、貨物轉運等任務,其中,規模龐大的驛站,甚至配備有超過一百間的房間,大部分的驛站,都有二進,甚至三進的院子,用以供官員休息!” “而那些住驛站的官員,也借此機會,大肆奢靡享受,盡管朝廷規定了各級官員的招待費用,但超支一事,仍然不可避免,光是招待的費用,便居高不下。” “有些驛站的居住環境,甚至比地方官的住宅還要好,而能夠住驛站的,又都是受到了朝廷的委派,有公務在身,因此來往的花銷,也需要驛站進行報銷。” “久而久之,便有許多人巧立名目,向驛站多要銀子。” “驛站本身,并沒有用以盈利的項目,驛站的開支都是由朝廷分攤到各級官府。” “而各級官府,也順理成章地將驛站的花銷,分攤到了老百姓的頭上,一般來說,一戶人家至少得承擔二錢的花銷!” “而驛站的具體花銷,都是由驛丞說了算的,收多收少,并無定數,百姓對此頗有怨言,甚至時常因為此事起來鬧事!” 待張居正的話音落下,在場的眾人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畢竟,驛站存在的弊端,他們都心知肚明。 而之所以對此視而不見,則是因為其中涉及到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可以說是百萬槽工衣食所系,誰也不敢貿然對驛站動手。 稍有不慎,這個大雷就會在自己的手上炸掉,進而徹底斷送自己的仕途! 隨后,只見嚴嵩睜開渾濁的雙眼,看向張居正所在的方向,緩緩道:“所以說,你的意思是,裁撤掉一部分的驛站?” 迎著嚴嵩的目光,只見張居正點了點頭,沉聲道:“是的,嚴閣老,在下覺得應該裁撤掉一部分道路偏僻、且使用率不高的驛站,并將結余下來的銀子,投入至其他處于交通要道的驛站中!” “如此一來,也能夠讓朝廷的銀子,都花到刀刃上!” 嚴嵩在聽完張居正的想法后,點了點頭,示意張居正繼續說下去。 “另外,針對有官員鋪張浪費,以及巧立名目向驛站要銀子的現象,可以順勢將其納入官員的考核!” “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必須將各地驛站的經營權,劃歸中央!” “待將驛站劃歸中央以后,各地驛站,須將上一年的經費收支狀況,如實報送朝廷,并由朝廷來決定,來年應該給驛站報送多少的經費,每年朝廷可以單獨劃撥一筆銀子出來,用作全國各地驛站的財政。” “這筆銀子的數目是固定的,不夠的話,就上奏戶部,然后再由戶部斟酌,亦或者從其他州縣調遣驛夫以平衡。” “倘若一個州縣沒有驛站,那么就從其上繳的田稅中,抽出一部分錢糧,調撥給那些有驛站的州縣。” 一旁的徐階在聽完張居正的想法后,也是頗為感慨,隨后只見其低下頭,無聲自語道:“嗯,這樣也好,反正那些驛站,每年只會嚷嚷著銀子不夠!” “照他們這種花法,多少銀子也不夠花啊!”(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