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一邊,紫禁城,禮部。 自從被朝廷任命為本次恩科考試的主考官以后,李春芳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次李春芳特意向朝廷請求,不去黑屋(注:主考官出試題的地方,被稱作黑屋)命題。 而李春芳的這個請求,很快便得到了同意,因此,他得以待在家中,慢慢斟酌此次恩科考試的題目。 此時,禮部值房內。 在將下屬送來的最后一份公文處理完畢后,只見李春芳用一只手支撐起下巴,開始絞盡腦汁地思考,接下來的考試題目。 “要是能把上次專門針對于宗室、勛貴的考試題目直接拿來用就好了,這樣的話,本官也不必傷腦筋了!” 在思襯許久,仍舊未找到靈感后,只見李春芳端起桌上的茶杯,輕啜一口,如此抱怨道。 此時,在李春芳的臉上,滿是一副自暴自棄的表情。 “也罷,再這么耗下去,也只是徒耗光陰,既然暫時想不到合適的題目,還是出去轉轉吧!” 在下定決心以后,只見李春芳從座椅上起身,背著雙手,走出了值房。 走出值房后不久,李春芳很快便聽到了從不遠處傳來的議論聲。 放眼望去,只見幾位身穿青袍的官員,正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 “聽說了嗎,陛下好像打算等這一仗打完后,就在紫禁城內,修筑‘功臣閣’。” “什么是‘功臣閣’我怎么連一點消息也沒有?” “陛下下令修筑‘功臣閣’的這個消息,早就已經傳遍了朝野,聽說只有立下不世功勞的人,方才能夠在死后將自己的畫像送入‘功臣閣’,供后人瞻仰!” “對了,我還聽說,‘功臣閣’內的畫像,并不僅僅只局限于我大明一朝,而是歷朝歷代,為天下百姓、以及江山社稷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 “嘶,這么一說,要是能夠在死后,將自己的畫像送入‘功臣閣’豈不是……” “咱們就別想了,有機會在死后將自己的畫像,送入‘功臣閣’的,恐怕就只有那幾位內閣閣老了!” 正當那幾名青袍官員打算就此事繼續討論之際,其中的一位,無意間瞥到了不遠處的李春芳。 那幾名青袍官員見此情形,頓時嚇得亡魂皆冒,連忙俯下身體,向李春芳恭敬行禮道:“下……下官,見過尚書大人!” 李春芳對此并不在意,只是擺了擺手,將目光轉向那位先前侃侃而談的官員,出言詢問道:“把你們了解到的有關‘功臣閣’的消息,都給本官復述一遍!” 對于李春芳的話,那位官員自然不敢違背分毫,旋即,只見其在腦海中組織好語言,鼓起勇氣,出言敘述道:“尚……尚書大人,事情是這樣的……” 在那名青袍官員的敘述下,李春芳總算是了解到了事情的大致情況。 隨后,只見其擺了擺手,出言吩咐道:“行了,這沒你們什么事了,下去忙吧!” “遵命,尚書大人!” 那幾名青袍官員聽聞李春芳此話,整個人如蒙大赦,不住應聲道。 正當那幾名青袍官員打算就此離去之際,只聽李春芳的聲音在他們的身后響起:“諒在初犯的份上,這次就饒過你們,要再有下次,本官決不輕饒,都聽明白了嗎?” “是,尚書大人!” 等到再也看不見那幾名青袍官員的身影后,只見李春芳將目光收回,垂下眼眸,漫不經心地看向地面,呢喃自語道:“唉,什么時候我李春芳才能夠更進一步呢?” 在旁人看來,李春芳身為禮部尚書,朝廷重臣,距離入閣僅差一步。 但這一步,對于李春芳來說,卻是如同天塹,遲遲未能邁出。 “罷了,現在想這些沒什么意義,還是專注于眼下吧,先把手頭上的事干好,總會有機會的!” 在如此勸慰了自己一番后,只見李春芳收斂心神,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徑直返回了值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