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在他的不遠處,則分別站著副將戚繼光、俞大猷,以及成國公朱希忠。 環視一圈后,只見楊選收斂心神,看向臺下那些神色肅穆的士卒,朗聲道。 “諸位,本將軍是薊遼總督兼征虜大將軍楊選!” “就在不久前,本將軍收到了消息,說是已經打探到了韃靼主力的所在處,諸位此番的任務,便是隨本將軍一起,將敢于進犯我大明邊疆的敵人,盡數消滅!” “這一次,我們將跟韃靼主力展開決戰,對他們展開復仇,為那些曾經遭受他們蹂躪的百姓討回公道,殺得他們再也不敢入侵我大明的邊疆,殺到血流成河,殺到他們膽寒為止!” “殺殺殺!” 楊選的話音剛落,從臺下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臺下諸多士卒的眼中,都閃爍著仇恨的目光,他們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一波又一波的聲浪,震得楊選耳朵生疼。 在這之后,只見楊選將手往下虛按,示意眾人噤聲。 待校場之上逐漸安靜下來后,楊選方才面向臺下的眾多士卒,繼續道。 “凡是參加本次戰役的士卒,朝廷一律發放雙倍的餉銀,若有不幸陣亡者,所能夠得到的撫恤金也是雙倍。” “家中有稚童的,優先送入義學,家中有老母的,則由當地的官府出資贍養!” “此次戰役的戰利品,一律不必上交,諸位可自行保留!” 楊選的話音剛落,便看見臺下諸多士卒的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激動之色,攥緊拳頭,朗聲道:“萬勝,萬勝,萬勝!” 楊選見此情形,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隨后,只見其從腰間拔出長劍,朗聲道:“出發!” 在做好萬全準備后,由楊選直接統帥的,駐扎在薊州鎮的十五萬明軍主力,傾城而出。 余下的十一萬大軍,也在接到命令后,片刻不歇地向著肅州衛所在的方向行進。 轟然不絕的馬蹄聲響徹在戈壁灘上,從半空中往下看去,只見一股看不到盡頭的黑色洪流,正朝著遠方席卷而去。 …… 由戚繼光、俞大猷、朱希忠所統帥的三萬大軍,作為前軍,向著肅州衛開拔。 一桿高達一尺五丈的赤紅色旌旗,在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隊伍中十分顯眼,旌旗在勁風中不斷飄搖,上插朱纓,下接雉尾。 由戚繼光、俞大猷朱希忠所統帥的三萬前軍,主要負責探查敵情,以及廝殺。 而在他們身后,則跟著由楊選這位主帥親自統領的六萬中軍,以及大同總兵楊照所統領的三萬后軍,大軍的兩翼則是由遼東總兵吳瑛,親自統帥的兩萬三千余名遼東鐵騎來負責護衛的。 余下的一萬三千余人,則負責運送輜重糧草,用以保障大軍的后勤。 此刻,朱希忠正騎在一匹棗紅色的戰馬上,身著明光鎧,虎頭肩,頭盔上還有長纓,腰間跨著一把寶劍。 看著周遭一成不變的風景,朱希忠的心中,不由得生出許多感慨。 此情此景,讓朱希忠不由得聯想到他的祖先朱能、朱勇,領軍出征,替大明開疆拓土,掃除叛亂的場景。 旋即,只見朱希忠將目光收回,暗自感慨道:“真沒想到,我朱希忠也有這么一天!” 自明成祖朱棣奉天靖難以后,朝廷對于宗室、勛貴的防范,便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可以說,相較于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外加上有文官在一旁進讒言,自那以后,皇帝對宗室、勛貴多半持打壓的態度。 少許不聽信文官讒言,想要扶持宗室、勛貴上臺的武宗皇帝,還莫名其妙地暴斃而亡。 “還好陛下及時醒悟,從得道成仙的幻夢中清醒過來,不然的話,也不知道我大明的宗室、勛貴,什么時候才能夠看見曙光!” 在朱希忠看來,皇帝已經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接下來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朱希忠的心里十分清楚,眼下,擺在自己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大勝韃靼,還有一條路是光榮戰死,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可走。 倘若明軍大勝韃靼,且由自己統帥的神機營在戰斗中表現出色的話,那么皇帝就有足夠的借口,攜大勝之威,名正言順地將宗室、勛貴送入朝堂。 就算不幸戰敗,那么自己也不能活著回去,必須得死在戰場上,用自己的命,為往后的宗室、勛貴鋪路。 朱希忠想到這里,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臉上滿是堅毅之色。 隨后,只見朱希忠回過神來,緊了緊手上的韁繩,轉過身來,看向一旁的戚繼光,出言詢問道:“戚將軍,按照大軍現有的速度,還有多久到達肅州衛?” 戚繼光聞言,在思襯片刻后,緊跟著給出了回應:“按照現有的速度,最多再過兩天,咱們就能夠到達肅州衛了!” 在從戚繼光的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后,只見朱希忠點了點頭,自顧自地說道:“還有兩天啊!” 戚繼光將朱希忠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在斟酌許久后,出言安慰道:“成國公不必擔心,此戰咱們至少有七成的把握獲勝!” “嗯。” 朱希忠聽聞此話,微不可查地應了一聲。 正當其想要說些什么的時候,只見把總胡守仁縱馬來到戚繼光、俞大猷的面前,沉聲稟報道:“稟將軍,斥候來報,說是前方發現了敵軍的哨探!” 戚繼光聞言,在沉吟片刻后,不假思索地下達了命令:“即刻派遣一支小隊前去追殺,不能將他們放走!” “遵命,將軍!” 胡守仁在應聲后,向戚繼光、俞大猷拱了拱手,當即領命而去。 …… 兩天的時間眨眼便過,甘肅,肅州衛。 距離肅州衛指揮使彭耀,派人給薊州鎮那邊送去消息,已經過去有一段時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