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張居正的話,那名親信自然是不敢違背,旋即,只見其小心翼翼地,從張居正的手中接過信封,恭敬應聲道:“是,老爺!” 在這之后,那名親信并未在書房內停留太久,而是轉身離開了房間。 待那名親信離開房間以后,只見張居正用手揉了揉太陽穴,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疲憊之色。 “等前線的仗打完了以后,應該就會輕松下來了!” 如此安慰了自己一番后,書案上的燭火被吹滅了,在這之后,張居正回到自己的房間歇息。 躺倒在床上以后,張居正輾轉反側許久,卻仍舊沒有絲毫睡意。 白天的一幕幕景象,如同幻燈片一般,在他的腦海中一一閃過。 就在這時,張居正的腦海中突然閃過,白天的時候,皇帝當著他和高拱的面,說過的話。 “朕在想,要不要創設于一個臨時的機構,專門負責將前線的軍情送到朕這里來,這樣的話,也能夠減輕你們身上的擔子,你們覺得呢?” 隨后,只見張居正搖了搖頭,似乎是想要將腦海中紛亂的想法盡皆甩出。 “陛下先前說的這句話,究竟是何用意,是為了減輕內閣身上的擔子,還是另有所圖?” “況且,這個時機是不是太巧了一點,前線的成國公剛立下大功,陛下就打算設立一個新的機構,用以遞送前線的軍情?!? “無論是先前專門舉行針對于宗室、勛貴的考試,還是這一次讓成國公統帥神機營參戰,都昭示了陛下想要扶持宗室、勛貴的決心?!? “這一次會不會也是這樣……” 想著想著,張居正只感覺一股難以抵抗的困意襲來,整個人就這么沉沉睡去。 …… 接下來幾天,前線大勝,并殲敵三萬的消息,便徹底流傳開來。 此消息一出,無論是那些高官勛貴,還是普通的百姓,都無不感到振奮。 畢竟,這么多年以來,朝廷總算是扭轉了頹勢,轉守為攻。 并且,一戰就殲敵三萬,這可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大勝??! 而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成國公朱希忠親率神機營,趕赴前線英勇作戰的事跡,也一同流傳開來。 以往的時候,百姓們對于宗室、勛貴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仰仗祖上榮光,整日游手好閑,不學無術,流連于青樓、賭坊的浪蕩子弟。 而現如今,事實卻告訴他們,在大明的宗室、勛貴中,并不只有上述的那種人存在。 還有為了忠君為國,不畏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親自領兵與窮兇極惡的韃靼軍隊作戰的成國公朱希忠! 有人出于好奇,特意了解了一下成國公朱希忠的身份地位,在打探到事實后,不由得生出許多敬佩之感。 據打探到的消息來看,成國公一脈,可謂是滿門忠烈。 成國公朱能,早先隨燕王朱棣,征戰漠北,又在靖難之役的時候,率軍奪取北平九門,先后擊敗耿炳文、李景隆等,立下了赫赫戰功。 永樂四年,朱能任征夷將軍,替大明征討安南,后不幸病死于軍中。 而朱能的兒子朱勇,在永樂二十二年的時候,隨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明宣宗即位后,協助其平定漢王朱高熙叛亂。 而現在,成國公朱希忠,又接過了祖輩們的擔子,親自率領神機營,與前來進犯大明邊疆的俺答汗作戰,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 試問,這如何不令人感到敬佩? 在成國公一脈的事跡,逐漸流傳開來以后,無論是國子監,還是市井茶肆,在提到成國公朱希忠的名字時,都免不了夸上幾句。 連帶著宗室、勛貴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都改善了不少。 此時,紫禁城,乾清宮。 嘉靖正坐于龍椅之上,聽取著來自呂芳的匯報。 “啟稟陛下,您先前交代的事,奴婢已經辦妥了,現在市井上對于成國公的評價,可是異常地高!” “不僅如此,國子監的學生,在了解到相應的事跡后,也是十分的慷慨激昂!” 嘉靖在聽完呂芳的匯報后,臉上浮現出嘲諷之色,自顧自地說道:“哼,朝中的這些大臣,平日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跳出來說上兩句嗎,怎么,啞巴了?” 一旁的呂芳聽聞嘉靖此話,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惶恐之色,旋即,其在斟酌完語氣后,方才小心翼翼道:“陛下,如您所言,朝野上下沒有任何一名官員,站出來就此事發表意見!” 呂芳在說到這里的時候,頓了頓,又緊跟著補充道:“仿佛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嘉靖聽聞呂芳此話,在略微頷首后,出言吩咐道:“嗯,朕知道了,呂芳,去把嚴閣老他們都給朕過來,就說朕找他們有要事相商!” “是,陛下,奴婢這就去通知嚴閣老他們!” 在應聲后,呂芳并未在乾清宮內停留太久,而是徑直離去。 看著呂芳離去的背影,只見嘉靖不自覺地攥緊拳頭,無聲自語道:“哼,以為裝傻充愣就能把這件事糊弄過去,朕可不答應!” …… 與此同時,紫禁城,內閣。 此時,內閣中的氣氛略顯沉悶,沒有一個人說話,眾人都在各自處理著,面前由胥吏送來的奏疏。 只見嚴嵩將手上那封處理完畢的奏疏放至一旁,在環視一圈后,率先挑起了話題。 “話說,近來在外領兵作戰的成國公,可是受到了頗多贊譽啊!” 待嚴嵩的話音落下,房間內的氣氛瞬間陷入了凝滯。 畢竟,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整件事情是皇帝在背后推波助瀾,目的便是為了借此機會,增強宗室、勛貴的影響力。 也正因為如此,朝野上下,盡皆對此事表示了緘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