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待李春芳的話音落下,一旁有消息靈通的官員站了出來,出言解釋道。 “大人,據說這位徐時行,自幼天資聰慧,生性好學,頗具才名,再加上有蘇州知府在旁悉心教導,能夠寫出這等錦繡文章,也就不足為奇了!” 李春芳在聽完那名官員的講解后,臉上浮現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隨后,只見其將目光從面前的試卷上移開,自顧自地感慨道:“原來如此,怪不得……” 在這之后,只見李春芳反應過來,看向張居正所在的方向,出言詢問道:“太岳兄,依你看,這篇文章,應該被評為什么等級?” 張居正聽聞李春芳此話,不假思索地應聲道:“依我看,這篇文章,應該被評為上上等!” 見張居正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李春芳點了點頭,出言應和道:“嗯,此等錦繡文章,的確應該被評為上上等!” 余下的那些負責評閱試卷的官員,見李春芳這位主考官,以及張居正這位內閣閣老相繼發話,哪里還不知道,徐時行的這篇文章,已經被定為了第一名。 徐時行的文章,既然能夠得到李春芳這位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郎,以及張居正這位兵部尚書,兼內閣宰輔的認同,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懷揣著此等心思,余下的那些官員,紛紛傳閱起了徐時行的文章,贊嘆聲不絕入耳。 在這之后,只見張居正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在那張被謄抄過后的答卷上,寫下了如此評語。 “我朝兩京一十三省,實天下形勢之大,而列圣世德相承以培養萬年之基,實在于此,是策能言之,以得人心,正君心為保守之道,尤為有見意,得士如此,可以聞于矣。” 待最后一個字落下,只見張居正將手上的毛筆放下,小心翼翼地將面前的答卷放至一旁,又緊鑼密鼓地投入到了評閱試卷的工作當中。 …… 正當貢院這邊,還在緊鑼密鼓地閱卷之際,先前那些上交完答卷的考生,在從貢院出來以后,便馬不停蹄地返回館舍。 他們要趁著腦海中還留有記憶的時候,將文章默寫出來,然后再找學識淵博的人進行評卷。 并據此來推算,看看自己有沒有高中的可能。 當然,這其中也是大有門道的,一般來說,考生找來評卷的人,要么位高權重,要么學識淵博。 前者可以讓你盡快找到靠山,而后者可以全面地分析伱文章所存在的不足,讓你心里多少有個底。 而那些位高權重的高官,對于那些來找自己評閱的人,自然是歡迎的。 一來可以借此機會,看看在新科進士中有沒有才能出眾之輩,然后順勢將其納入麾下,充作黨羽。 二來則可以借此機會,養一養自己在朝中的名望。 找自己評卷的學子越多,不就是在間接表明,自己的學識、才能,得到了那些考生的認可嗎? 倘若是一個名聲不顯且才能平庸的人,誰來找你評卷啊? 當然了,明面上還得用一個提攜后輩的牌匾,用來裝點門面。 自己淋過雨,也得為后來的人,撐起一把傘不是? 也正因為如此,會試結束以后,京城內許多高官的大門,都為那些前來評卷的學子們所敞開。 當然,徐渭、徐時行、朱順先三人不在此列。 徐渭早先做過胡宗憲的幕僚,不管他愿不愿意,他的身上已經被打上了胡宗憲的標記。 作為參與本次會試的唯一宗室子弟,朱順先自然清楚自己的站位,他絕對不能與那些官員扯上任何關系。 而徐時行就不一樣了,他對自己撰寫的文章有著絕對的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高中。 正因為如此,當余下的諸多考生,四處找人評卷之際,徐渭、徐時行、朱順先三人反而變得悠閑了起來。 他們借著這段空閑的時光,好好領略了一番京城的繁華。 天色漸晚,當徐渭回到館舍的時候,才發現有一位管家模樣的人,正在自己的門前恭敬等候著。 那名管家模樣的人,眼見徐渭到來,未作絲毫猶豫,當即三步并作兩步來到徐渭的面前,俯下身體,畢恭畢敬道:“您是徐渭,徐文長嗎?” 徐渭聞言,在上下打量了那名管家一番后,點了點頭,出言應和道:“嗯,正是!” 那名管家聽聞徐渭此話,臉上滿是如釋重負的神色,隨后,只見其將目光從徐渭的身上收回,畢恭畢敬道:“太好了,我家老爺有請!” 盡管心中有了些許猜測,但徐渭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你家老爺是誰?” 管家聽聞徐渭此話,也沒有隱瞞的意思,點了點頭,出言應和道:“當朝吏部尚書,胡宗憲!” 徐渭似乎對此早有預料,點了點頭,緊跟著吩咐道:“嗯,帶我過去吧!” 在這之后,徐渭便跟隨管家的步伐,乘上早已備好的轎子,去往了胡宗憲位于京城內的宅邸。 …… 待轎子停穩以后,只見徐渭在轎夫的攙扶下,從轎子里下來。 盡管胡宗憲的宅邸位于京城內頗為繁華的一條街道上,但裝潢卻顯得頗為簡樸。 只有門口的兩尊石獅子,以及兩個看門小廝,漆得鮮紅的大門上,掛著一牌匾,上書胡府二字。 牌匾上的胡府二字,蒼勁有力,婉若游龍,一看就是出自于書法大家之手。 徐渭看著一旁告示上寫著的內有惡犬四字,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疑惑之色。 旋即,只見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向一旁的管家出言詢問道:“咦,這是……” 管家將徐渭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未作絲毫猶豫,便上前解釋道:“自從老爺當上吏部尚書以后,每日前來拜訪的人就絡繹不絕,不得已,方才出此下策!” “自從貼上這個告示以后,登門拜訪的人也少了許多!” 在聽完管家的這一番解釋后,徐渭的臉上浮現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暗自道:“也對,現在總督大人已經是吏部尚書了,想來巴結的人,恐怕得從京城,排到浙江那邊去了!” 就在這時,只聽管家的聲音響起,將其重新拉回到現實:“咱們還是先進去吧!” “嗯。” 徐渭在應了一聲后,便在管家的引領之下,經由側門,進入了胡府。 宅邸內種有許多翠竹,從遠處看上去,郁郁蔥蔥的,令人心曠神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