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咳咳咳……兄弟們,還是老規矩,這一章暫時不要看,請一個半小時后再刷新。
――――――――――――――――――――――――
陳耕低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也低估了農村里那些屠宰企業的負責人對于城市的向往。
這些鄉鎮屠宰企業的負責人都是干部(股級),但因為在鄉鎮上工作,所以他們的家人一般都是農民,正因為家里有工人有農民,所以他們對于讓自己的孩子“吃上國庫糧”這一diǎn尤為向往。
只是對于一個在鄉鎮屠宰企業工作的、國家不承認是干部身份的國企干部來說,想要給自己的老婆孩子――主要是孩子――弄成工人,那真的是太難了。
――――――――――――――――――――――――
相比于豬肉,豬下水的價格要便宜不少,而且這東西好歹也是肉,所以老百姓們雖然很喜歡買肥肉,但也有很多人喜歡吃下水,而且海洲有在冬季里做下水肉凍的習慣,市場上冷不丁的少了這么多的下水供應,老百姓們那是會罵娘的。
而且就算沒人半套豬下水那也不算少了,要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時間里陸續供應。
陳耕能理解海洲行署和地委的難處,這馬上要過年了,大家走親訪友、接待來訪的親友總是避免不了的,桌子上來一盤肉凍、炒一盤腰花再來一盤肥腸,這就三個菜了,而且還是結結實實的硬菜。可如果過年的時候連一副豬下水都買不到。那可就太傷人心了。
“每人一套。這個沒得商量,”陳耕堅決不肯同意沒人半套:“不過大家都是這么好的朋友,海洲的難處我也不能不體諒,這樣吧,每天給我們供應30套下水,這么一來八天左右也就差不多了,這不過分吧?”
“每天30套?你怎么不去搶?”孫大成跳著腳,氣急敗壞的道:“你當每天30套豬下水是什么。外面山上的石頭么?想要就能去搬?就算是外面山上的石頭,那也得去人搬不是?”
“少來!”陳↑dǐng↑diǎn↑小↑說,.☆.o¤< s="arn:2p 0 2p 0">
說完。陳耕咂咂嘴,不甘心的道:“這么一算我還是要的少了。這樣吧,你們給下面的區縣說一聲,讓他們每個區縣每天給我們10套豬下水……不夠的話就從下面的鄉鎮調過來,每個鄉鎮調一套也足夠了……”
孫大成立刻傻了,張著嘴目瞪口呆的望著陳耕:他怎么對海洲的生豬屠宰市場知道的這么詳細的?難道說他之前特意調查過海洲的生豬情況?
不可能吧?
但不得不說,被陳耕列舉出來的這些數據一對比,對海洲市的行政情況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他,立刻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海洲有三區九縣總計136個鄉鎮,以平均每個鄉鎮有1.5個屠宰廠來算,每天可以向城區供應的豬下水數量也能達到驚人的204套!
鄉鎮級的生豬屠宰廠每天能殺幾頭豬?作為海洲行署辦公室主任,孫大成對這個數據并不是很詳細,但據他了解到的情況,就算是夏天這種生肉不好保存的季節,自己老家的屠宰廠每天的生豬屠宰量也在6到8頭之間,現在是過年期間,老百姓們的肉食需求量更大,相信每天的生豬屠宰量超過10頭一diǎn都不困難,從這10頭豬里面拿一套豬下水來不但不困難,也不會對當地的肉食供應產生什么影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