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兄弟們,已修改。 ―――――――――――――――――――― 既然刊登了自己公司的名字,這一期的《人民日報》就不再是一份普通的報紙了,必須買一份報紙回來收藏著,不對,一份可不夠,要多買一些,最少三五十份,親朋好友什么的都送一送,要讓大家知道,咱也是上過《人民日報》的人了,連祖墳里的老祖宗都跟著臉上有光。 據說在那些上了潤華實業授權企業名單的城市,這一期的《人民日報》賣的反常的好,不但大街上報亭里的這一期的《人民日報》被人搶購一空,連一些工廠、單位里的這一期的報紙都被人搜羅一空。 《人民日報》這種萬年都沒人看一眼的報紙也有能找?不少人都莫名其妙,然后,大家就心安理得的表示:唔……十有**是誰家找報紙糊墻吧?要不就是誰家廁所里沒紙,拿去當廁紙用了? 80年代中期的老百姓可不富裕,城市的下水系統也不發達,用報紙當廁紙用的大有人在,順手拿兩張報紙上廁所,看完了報紙順手用來擦屁股,正好一舉兩得。 但潤華實業這次直接將公告刊登在了《人民日報》上,也不全都是好事,比如現在,辦公室主任邱秀娟就向陳耕抱怨道:“經理,咱們的電話都快要被打爆了,全都是咨詢如何才能獲得咱們的授權的,我們辦公室什么也不用做,全都在接電話了,晚上睡覺做夢都是夢到在接電話。” “有這么多?”陳耕愕然道,這幾天的電話可能會比較多,陳耕有這個心理準備,但直接影響到辦公室的運轉,這可超出陳耕的預料了。 說起這個,邱秀娟簡直一把鼻涕一把淚,吐槽道:“您是不知道,從報紙發出來的第二天開始,我們辦公室就就不用做其他的事,光接電話了,連發燒正在休息的小丁都被叫回來幫忙了,您說忙成什么德行?” 連正在看病的員工都被拎回來幫忙了?陳耕微張著嘴巴,好一會兒,他終于點點頭:“是有點夸張了,嗯,生病的那個同志趕緊送回去讓人家看病,這個月再多發三天的工資算是獎勵……” “這些都不重要,”邱秀娟打斷陳耕的話,吐槽道:“關鍵是您也沒交代這事兒要怎么個章程啊,咱們下一步還要不要擴大授權單位的規模?您沒說,我們只能先把這些打來電話的單位的聯系方式和地址這些東西記下來。” 這才是邱秀娟真正想說的話:有人打電話來沒事,但這事兒到底是怎么個章程,您之前也沒交代過啊。 陳耕沉吟著,這么多企業有意做潤華實業的212吉普授權改裝廠,說明潤華實業的技術實力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是一筆巨大的資源,利用好了對潤華實業的未來意義重大,但問題是陳耕卻并不打算繼續擴大212吉普改裝的授權企業的規模了。 原因很簡單,212吉普改裝技術雖然只出現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國內從事212吉普改裝的企業也有超過200家,基本上每個地級市都能平均到一家,這也意味著從事212吉普改裝的利潤其實已經很微薄,而且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對遍布國內的企業進行管控也相當的吃力,陳耕可不想冒出個“潤華實業加盟商xxx是王八蛋,帶著小姨子跑了”之類的笑話;但另一個方面,就這么放棄這么多意向客戶,陳耕也舍不得…… 思索了片刻,陳耕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復:“暫時不要告訴他們咱們是不是要擴大,先讓他們把本單位的情況報上來,比如單位規模、工人數量、隸屬關系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