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借機做文章-《動力王朝》
第(1/3)頁
以現在東西方之間的關系,陳耕認為西方媒體大概會相對正面的評價潤華實業的這款車,但東西方媒體的反應還是把陳耕給嚇到了,這些媒體們全都用夸張的方式對潤華實業的這款暫時叫做“阿爾法”的新車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并配以大幅面的彩色照片……
德國人是驕傲的,他們不愿意承認中國人在汽車方面已經超過了他們,所以德國最大的紙媒之一《斯圖加特報》的標題是這樣的:“本屆法蘭克福國際車展最有創意的汽車,來自中國……”;
在這一點上,法國人就比較樂于看到德國人吃癟,所以法國發行量最大的紙媒:《世界報》就以幸災樂禍的語氣點出了一點:“只有充滿了藝術氣息和文藝細胞、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的民族才能夠設計出這么優秀的、堪稱藝術品的杰作……”
日本的報紙則在佩服之中還透著一股子酸溜溜的味道:“在世界頂級車展: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首次亮相的中國汽車制造企業:潤華實業驚艷亮相,世界為亞洲汽車設計師的水準而驚嘆!”……
相比于外國媒體,國內的媒體更是激動!
在接到在德國的本社記者們打回來的語無倫次的電話之后,國內鎮守的領導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搞明白,原來是潤華實業的這款新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外國人的評價非常高,領導們頓時“龍顏大悅”:這下子好了,舒服了,不用再擔心拍潤華實業的馬屁被同行罵作頓是沒節操了,外國人都拼命說好的東西,你們敢說不好?
神清氣爽的領導們當即做出了指示:趕緊寫一篇稿子傳真回來,咱們先鋪墊和醞釀一下,回頭趕緊去和潤華實業方面協商協商,看看能不能采購一批外國的報紙,安排個人坐著飛機帶回來——有外國媒體的報道作證,誰敢說老子在拍潤華實業的馬屁,看老子不撕爛了他的臭嘴!
這個時代,國際間傳播信息的方式主要還是跨洋電話、國際傳真以及國際郵件,新聞的時效性還是稍微差了點,如果是少量的資料還可以通過跨洋電話和國際傳真,但如果涉及到大量轉載外國媒體的報道,最快的方式就是由專人帶著這些外國媒體的報紙、雜志回國,沒有比這個更快的方式了。
對于記者們提出的這個要求,陳耕當然不會有什么異議,人家愿意主動幫你報導和宣傳,難不成你還能挑三揀四?當即告訴這些記者們,這完全沒問題,潤華實業這就安排人手去買報紙——至于這些報紙是否允許國內的媒體不經允許就轉載,那就不是陳耕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送走了記者,陳耕也沒能閑著,又是一大群外國的記者要求采訪陳耕。
神通廣大的外國媒體應知道了62年出生的陳耕現在才剛剛25歲,一個25歲的年輕人,先就是一家總資產過億的大企業的老板,并且從創業到現在不過只有短短2年多的時間,這簡直就是一個傳奇,短短的兩年時間里聚攏了這么大的財富、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神話,這是西方人最喜歡看、最為津津樂道的財富故事。
對于這些沒節操的媒體們來說,自然是用戶喜歡看什么他們就會拼命的報道什么,所以面對著幾十個家媒體的采訪要求,陳耕頭疼了……
“怎么了,三哥?”楊雷有些不理解陳耕為什么會愁眉苦臉的:“這些外國媒體要采訪您,這是好事啊,你接受他們的采訪不就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