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伸向陳耕的黑手-《動力王朝》
第(2/3)頁
“人都是希望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嘛,你的選擇對不對的這個不說,大家還是能理解,”陳耕道,不過嘴上這么說,他心里有些奇怪:我和你要不是很熟,你和我說這個干什么?不過看在對方也是中國人、而且對方似乎對這件事很糾結的份上,陳耕決定還是不提這個了。
“謝謝你的理解,”謝英志一臉感激的對陳耕連連點頭:“陳耕同志,以后如果你來美國加州,記得一定要給我打電話,一定要讓我盡一盡地主之誼,哦,對了,這是我的名片。”
說著,他掏出一張名片來,恭恭敬敬的遞給陳耕。
雖然沒打算和對方發生什么交集,不過對方都已經這么客氣了,陳耕也不好不接,目光在名片上一掃,看到NED三個大寫的英文建成,陳耕心頭就是一愣: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你在這個基金會上班?”微不可查的皺了下眉頭,陳耕問道。
“是啊,”謝英志點頭道:“這是一家私人的非盈利性質的基金會,他們的工作是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推動民主的發展,我畢業之后就一直在這里工作。”
陳耕的心里咯噔一下!
這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促進美國民主事業發展的基金會,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么回事,這就是一家徹頭徹尾的、美國政府用來對外搞顏色革命的皮包公司,20多年后港島那些愈演愈烈的所謂占X、X獨……之類分裂勢力的背后,就有這家基金會的身影。
港島著名報刊《東周刊》曾經在2014年6月份披露,西方情報機構一直在港島活動,介入港島政治,美國和英國在港島的領事館是這些特工的聚集地,成立于1983年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簡稱NED)就是其中一個較為活躍的組織,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不但與美國中央情報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與兩個子組織更是港島著名的獨派媒體:壹傳媒老板黎智英過從甚密,極有可能向港島一些政治團體提供資助和培訓。
陳耕為什么知道這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底細呢,因為不但港島媒體給公布了出來,連美國人自己以及該基金會自己都極其得意的承認了自己在港島的所作所為,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曾在其官方網頁上對2003年阻撓港島《基本法》23條立法感到自豪,指受他們的資助者參與組織“七·一”游行,其中一名董事曾任負責情報研究的助理國務卿,在民主黨執政期間,盛傳是中情局局長熱門人選。
在這個所謂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公開的資料中顯示,僅2003年,這個號稱是私人非盈利基金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其5500萬美元的收入中,有超過98%緊張有美國的官方背景。
現在看來這個謝英志的身份,倒是有待商榷了。
如果這個謝英志的身份有待商榷,那他出現在這架飛機上、出現在自己的旁邊,真的只是純粹的巧合嗎?
陳耕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這么巧合的事情。
只是讓陳耕不解的是,自己怎么會被這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給盯上?他們盯上自己的目的又是什么?
不動聲色的、好奇的問道:“我對基金會這種東西挺好奇的,你能給我說說么?”
“當然,這有什么,”謝英志笑了起來,道:“正好也沒事,你要是感興趣我就給你說一下……對于基金會這種東西你了解多少?”
陳耕憨厚的笑著:“只是從資料上看過一些,似乎都是來自于政府或者個人的捐款。”
“知道這些就夠了,”謝英志道:“我所在的這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就是一個非盈利性質的私人基金會,其主要資金來源我們金主的個人捐贈和定向私人募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