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把握機會-《動力王朝》
第(1/3)頁
房間內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
陳紅軍馬上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啊,既然這兩個發動機這么重要,難道蘇聯人自己不知道?既然他們知道,蘇聯人怎么會向自己兒子轉讓這發動機的技術?
“的確不容易,”陳耕點點頭,并沒有否認這一點:“但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怎么說?”陳紅軍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你不是說這個發動機是伊爾—76上的發動機么?蘇聯人怎么可能轉讓?”
發動機是任何一款機動裝備的核心,共和國對于提升軍隊戰斗力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止過,包括哪怕10年動蕩期間也一直在堅持進行的運—8中型運輸機項目,只是咱們的底子實在太薄,進步的速度比較慢,可如果真的能夠成功的引進兒子說的那個發動機,等于直接往前邁了一大步,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可蘇聯人怎么可能同意?
“這是有可能的,爸,您是軍人,關注的焦點更多的是在軍事上,對經濟關注的可能不多,看現在的蘇聯的武裝軍事力量確實是很強大,是地球上僅次于美軍的全球第二大軍事力量,而且與美軍相比,這倆軍事帝國真的打起來只有兩敗俱傷這一條路可走,對不對?”
“這個還用你說?”陳紅軍沒好氣的瞪了陳耕一眼:“趕緊的,說說蘇聯人為什么會把那個發動機的技術賣給你?”
陳耕:“有一句話,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句話很好理解,經濟條件是軍事武裝力量的基礎,沒錢什么事也做不成,現在的問題就在于蘇聯的經濟存在著很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問題。”
“你開什么玩笑?!”
陳紅軍他們這一代人對蘇聯人的感情是很復雜的,一方面,作為軍人,這些年來蘇聯給共和國、給共和國軍隊帶來的壓力太大了,這一時期的共和國是真的隨時準備跟蘇聯打大仗、打核戰,但另一方面,共和國能有今天,能有今天的工業基礎和底子,很大程度上也多虧了建國后蘇聯對我們的援助。
在絕絕絕大多數人看來,現在的蘇聯正如同當空的太陽,讓人幾乎無法直視,說蘇聯的經濟有點問題,這個陳紅軍能承認,但說蘇聯有致命的問題,陳紅軍絕對不相信。
陳耕對自己老爹會有這樣的想法并沒有感到意外,他反問道:“是嗎?那我問您,咱們國家之前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是師承自蘇聯吧,咱們國家為什么要進行經濟改革?為什么要進行改革開放?咱們在實行計劃經濟的時候都遇到了這么嚴重的問題,難道蘇聯就能例外?”
轟!
腦中一聲轟鳴,陳紅軍整個人都呆住了。
中國為什么要實行改革開放?為什么要進行經濟改革?說法有很多,什么老百姓的呼聲啊,什么我黨的高瞻遠矚啊,但其實根子上就一點:不改不行了!
不改不行了!
不改就要出大問題!
說不準會崩盤!
就這么簡單!
共和國都在發展了小30年后不得不掉頭,從計劃經濟慢慢的進行改革,難道經濟比咱們還發達、經濟體量比咱們大的多的蘇聯的經濟就沒有問題?
當然不是,隨著中蘇關系正常化進程的加快,一些介紹蘇聯經濟改革的文章也在不斷的涌現,稍稍一思考,陳紅軍就明白這同樣說明了蘇聯的經濟也同樣存在著問題,說不定還真像是兒子說的那樣,很嚴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