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方向就這么被確定了下來。 雖然大家都知道隱身飛機是個好東西,一個可以得到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和預警指揮機的配合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是個好東西,但大家更明白,這玩意兒對現階段的共和國而言太不現實了,就像是唐常紅說的那樣,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不過有兩點是明確的:即必須首先大航程和大載彈量…… “換裝NK—8—4發動機的轟—6必須具備攜帶4到6枚空艦或者空地導彈的能力,根據我們的計算,以NK—8—4的動力水平,搭載這款發動機的轟—6攜帶6枚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我建議利用這次機會對轟—6的氣動造型、尤其是機翼進行一下修改,反正換裝NK—8—4以后,發動機進氣口、進氣道肯定是要進行重新設計,不如一次就把氣動方面的工作給做了,正好對六爺的啟動造型給重新優化一下……” “說到對機翼進行修改,我覺得可以把MPC—75上面使用的那個超臨界翼型拿過來借鑒一下,如果能夠采用超臨界翼型,六爺的升力起碼還能提高15%?!? “MPC—75上的那個超臨界機翼?好主意,是不是順便可以把這個超臨界機翼技術也用在轟—8上面?” “說到轟—8,轟—6的個頭太小,彈艙內沒法安裝轉輪式導彈發射架,轟—8總可以了吧?” “如果上馬轟—8,必須上馬轉輪式武器架,這東西太方便了,彈艙內可以配備不同類型、不同用途的彈藥,不像轟—6的那種‘葡萄’彈艙,我想用第三個炸彈,必須先把第一枚和第二枚炸彈也丟出去,而且彈藥放在彈艙里,還能減少對氣動的影響……” “發動機!我記得陳董說過,可以開發一款涵道比達到2、最大推力超過130KN的NK—8改進型?如果使用4臺這種改進型的NK—8,最大載彈量達到25噸都沒有問題吧?” “說到這個,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個轟炸機的基礎上再發展一型空中加油機?” 這個聲音一出來,剛剛還喧鬧的如同菜市場一般的會議室里,瞬間寂靜。 正在小聲的討論著這兩款飛機的陳耕和茅東海也一下子豎起了耳朵:以裝備4臺發動機的轟—8為基礎發展出一型空中加油機? 我國很早就意識到了空中加油能力對于提高我國軍事作戰能力的總要性,早在1988年,總設計師就提出了要發展我們自己的空中加油機的要求,現在空中加油機以及相應的加受油技術已經進入到了最后的攻堅階段,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預計在今年年底我國就可以在轟—6的基礎上發展出我們自己的空中加油能力。 以轟—6為基礎的轟油—6當然離不開西飛的配合,對于這個西飛重點進行的項目,茅東海對于轟油—6的關鍵性能了如指掌:在1000公里的活動半徑內,轟油—6可以攜帶37噸燃油,除自身使用之外,還可以向戰機提供18.2噸的燃油,即為6架殲—8提供空中所需的燃油。 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出,如果轟—8真的立項、且是一款航程11000公里、最大載彈量在22噸至25噸的戰略轟炸機,那么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計,在1000公里活動半徑內,以轟—8為從基礎發展而來轟油—8也至少可以向作戰飛機提供50噸以上的燃油,如果拆掉轟—8上面必須的作戰裝備,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增長,這么一來,轟油—8將會以50多噸的加油能力,成為略低于蘇聯伊爾—78和美軍KC—10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空中加油機,空中加油的能力比美軍現役的KC—135、KC—130以及英國VC—10等著名空中加油機都要厲害。 “陳董,你怎么看?”茅東海一下子興奮:“你覺得有沒有搞頭?” 陳耕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問道:“轟油—6快成了吧?” 茅東海略一猶豫,點點頭:“快成了?!? 陳耕再次問道:“我聽說轟油—6和殲—8上的空中加受油設備是英國人提供的?這些技術咱們掌握了沒有?將來能不能自己生產、移植到新飛機上?” “絕對沒問題!”茅東海點點頭,語氣很肯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