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好在經過幾十年的磨合,西方企業之間已經彼此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大家都不加班。我慢,我也不快,反正搞港口機械的就這么幾家公司,大家一起商量好了,你不從張三這里買,也得從李四那里買,而張三和李四的工期都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管先生,是不是這樣?” “是。”管彤賢下意識的應道。頓了頓,他補充道:“制造業的其他行業的情況怎么樣,我不是很清楚,不過就我的觀察,起碼港機行業是這樣的。” “這不就是你們的優勢了嗎?”陳耕微微一笑:“最起碼,我們的設計人員、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我們的一線管理人員和我們的一線生產人員,不但肯加班,而且樂意加班,這樣一來,可能一開始你們的技術水平不如那些國外的公司,但你們的交貨時間短啊,同樣的一件產品,歐美、日韓的港機企業要3個月才能交付,可能你們2個月就能交付了。 作為使用方來說,他們肯下訂單,那自然是有這個需求,自然也就希望廠家交付的時間越早越好,你們的競爭優勢不就出來了嗎?當然,管先生,該給大家的加班費你們肯定是不會克扣的吧?” “那當然,”管彤賢連忙道:“連大家的加班費也扣,那還是人嗎?陳董,您放心,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會在振華港機生。” “那就好,”陳耕點點頭,接著說道:“第二點,作為一種勞動力密集型的行業,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就是人工成本,在歐美的制造行業,人工的成本非常高,在我們汽車行業,歐美企業的人工成本在4o%至5o%之間,日韓企業差一點,也達到了3o%,我不是很熟悉你們港機行業,但我估計應該和我們汽車行業差不了太多。但在咱們國內呢,人工成本只占總成本的1o%左右,” 兩手一攤,陳耕道:“好了,現在你們有兩大競爭優勢:成本比別人低最少2o%,公司起碼能比別人縮短2o%,管先生,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這兩大競爭優勢能有一個就足夠讓他們偷笑了,現在你們有了兩個,你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哦,對了,”想了想,陳耕又跟著補充了一句:“你們振華港機畢竟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的企業,咱們不能生產的時候也就罷了,如果咱們自己就能生產港機了,我覺得國家肯定沒有胳膊肘往外拐的道理,只要你們做出來了,而且跟國外的差距也不大,肯定就優先從你們這兒采購。最起碼的一點,從你們振華買港機不用花外匯,更不用看外國人那副‘老子是大爺、把東西賣給你是給你面子’的臉色吧,誰愿意把自己的臉皮丟地上讓人猜? 這么一算,你們的優勢就有了三點,有這三點優勢,你們還有什么好怕的?擼袖子大膽的干唄!” “……” 管彤賢聽的目瞪口呆:這個賬還能這么算?! 目瞪口呆的同時,也聽的熱血沸騰:是啊,我們有三個這么大的優勢,那還有什么好猶豫和遲疑的?就像陳耕說的,還有什么好猶豫的,擼袖子上啊……不對! 被陳耕的一番話鼓動的熱血沸騰、恨不得現在就擼袖子大干一場的管彤賢,忽然意識到一點:我今天似乎不是來聽他做思想工作的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