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京城開-《順明》
第(2/3)頁
江南那等富庶繁華之地,還是要養成給自己繼續下金蛋的鵝最好,因為戰火造成破壞那就太不值得了。
“朱慈那邊要是自己不去犯傻,就好好的安置起來,許他一輩子做個富家翁,朱家人做皇帝那么久,未必覺得是福氣,劉宗周還有一干文人,找人盯著就是,其他的不用去管,掀不起什么風浪,魏國公為的勛貴,按照北直隸這邊安排,只是家兵武裝一定要接受改編,不能私人保留,如果勛貴子弟還想從軍的,安排條船來山東,自有地方安置!”
南京城內的人物,文人之中還頗有些精華,很多在京師的文臣,在崇禎最后幾年,或是被貶斥,或是自己辭官,紛紛回到南方。
這其中有多少是對朝政傷心絕望,有多少是覺得京師不太安全,想要回鄉避難就說不清楚了。
不過南明小朝廷成立之后,這些“忠義之士”匯聚而來,紛紛要在朝廷中取得個官位,這其中劉宗周學問大家,剛直名臣,得個輔的位置是理所當然之外,其他的人則不好說了。
按照李孟的估計,盡管南京城中人人都在猜測到底是誰開城投降,可馬士英的舉動,一定會讓他們感覺很突然,怕是一個也跑不了。這些各黨的士子,治國平天下的本領是沒有的,可讓他們做做忠義的表象,卻做的十足十,什么以身殉國,哭天喊地之類的事情,以山東的行
,要是做而過了,恐怕就要動手殺人。
沒什么害處的這些文臣,身后都和江南的豪族有這樣那樣的關系,殺了之后總歸還是有點麻煩,不如留著,也算是裝點太平。
反正文人一張嘴,到時候士兵們拿著刀劍一嚇唬,也就是老實了,而這南京城的勛貴家將卻和京師的有點不同。
京師的勛貴早就是變成廢物了,南京城因為一直是南京鎮守太監、南京兵部尚書、南京守備共同治理,南京守備是魏國公徐家的世襲,手中還是有五百多的家將,兩三千的親兵,要經常練著才能保住這個位置。
連帶著,南京城周圍一系列勛貴擔任的武職之中,多少還練出些兵來,說來也有些奇怪,北地尚武,可京師的勛貴沉溺享樂,江南奢華,徐家和一批勛貴,卻還有些尚武的習慣和風氣。
當然,這些所謂強兵也就是稍強點的明軍,對于膠州營的部隊來說,完全不是對手,這些有尚武風氣的勛貴家將,若是不投降,自然是干脆利索的殺掉,可在賣地的時候,南京城這些勛貴武將之家買賣的熱情絲毫不遜色,估計會有大批不戰而降的,這些人呆在南京城和江南之地,未免是個不安靜的因素。
安置這些貴族子弟,那就如來到濟南城的軍隊服役,在膠州營這個體系中洗腦培養,肯定會成為山東的有用之才。
袁文宏在馬上寫完,從座位下面的暗格中拿出專用的公文紙張,按照標準的格式又是抄錄一邊,遞給李孟又看了遍。
“回府之后,快點形成公,那到我這里看看,用印之后,今天出去!”
袁宏連忙答應下來,南邊已經展開攻勢,李孟自然不會去城外的軍營了,命令御手轉向,準備回齊王府。
到了府邸之后,袁文宏召集書監的書辦,去做李孟交辦的公務,陜西的公文卻已經是送到府中去。
陜平定卻有了點波折,張掖以西,有不少當地的土堡,這些都是當地豪強,這些很多都不是漢人,算是當地的土司豪酋,當著大明封賜的官,和西蒙古以及西域那些部落勾勾搭搭,作他們的土皇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