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章 賢妻的小寶庫-《無上刀鋒》


    第(1/3)頁

    靈隱縣武風盛行,人人吐納,人人習武。間接促成了靈隱縣成為了翼州極北之地的極富盛名的‘冰雪獵鄉’

    而如果將目光放看天下,這天下之間武風之盛也可趕超歷史諸多時代。

    不說三十年前,前朝大周出了馬踏大荒,北討西域的‘匹皇帝’,就說如今的盛唐王朝六王之中,便有四名無上高手。

    浮屠寺的赤腳和尚,桃花園的sè痞,書院的耍劍先生,邊軍的刀疤卷毛。

    這四人在輔佐岳定王改朝換代,豎立盛唐旗幟時不知留下了多少讓人們口口相傳,津津樂道的英雄史詩。

    除此之外,盛唐開國伊始浮屠寺那赤腳的和尚與書院的耍劍先生憂心邊關,宣揚其理‘有教無類’!無數份臨摹而出的《納氣法》席卷盛唐,全民皆兵!

    這在歷代王朝都是從沒有發生過的事情,zhōng yāng集權制的歷代君王誰不想藏著掖著納氣法門,生怕在這遼闊的疆域中出現了絕世人物造反奪權。

    由此也可見盛唐的開國帝君唐岳定擁有何等胸襟與氣魄!

    如今盛唐王朝雖已安樂升平,穩坐天下,習武之風依舊鼎盛。

    而習武之人不納氣者,永遠只能稱之為‘武者’。

    納元氣,吸于身心淬煉者被冠以氣練者之名,此乃習武的堂皇王道。

    說到氣煉者,就不得不提傳說中不知名的陸地神仙留下的一段高談論闊。

    “納氣以練者吸天地元氣,力達千斤,耳目聰穎,習武學之技,宛如探囊取物。淬身不練氣者,空有武技之巧臻于巔峰,卻不敵元氣磅礴娃兒一招一式。”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氣煉者又有六境三品一說,這六境分別是,練氣境―知氣境―通竅境―命玄境―神通境,到了神通境百姓便皆稱之為陸地神仙,一身神通千變萬化,不可度量。

    這其中每個境界又分小三品,練氣境內小三品為下品納氣,中品存氣,上品氣旋。

    王洛菡一搭手便知張小刀是下品納氣,屬于練氣境的最低境界,心中喜憂參半。

    喜的是張小刀根基未穩,正可以修行《睡夢心經》打下穩固基礎,憂的是氣煉者之路荊棘密布,如非有大毅力者很難有所成就。

    張小刀也的確不是有大毅力的人,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后,他便格外排外,如若不是王洛菡與他夢中相見,傾訴苦腸,怕是早得了jīng神分裂。

    隨著年歲漸漲,張小刀也從來沒有什么大志向,他不羨慕傳說中一指劈開烏江的書院先生,更不羨慕盛唐那和尚的彪炳rì月。

    他喜歡靈隱縣城的安逸生活,也喜歡自己的那個新任屠夫老爹,更喜歡沒事去打打野味,最好盡快把王洛菡娶回來,然后幸福的過一輩子,僅此而已。

    這何嘗不是一個穿越者最正常的心態?

    所以張小刀對于納氣絕對不勤快,稱的上是懶惰如豬。不然在靈隱縣的民團中,那有劉亦晨近戰第二的稱號?

    事實上納氣也是一件極其乏味的事情,對于天下修士來說,納氣絕對不可能像睡覺一般輕松,在納氣期間必須舌抵上顎,頭腦清明,吐故納新,感受天地間的元氣進入體內,抱元守一,存jīng放濁。

    其耗費心神程度頗大,沒有氣煉者可以做到在一天的全部時間內連續納氣,而敢這么做的人無疑不是氣入岔道,終生無法寸進,便是走火入魔,墜了魔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