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陣前-《無上刀鋒》
第(3/3)頁
青州邊軍從來都是邵東華親手調(diào)教,而他訓練軍隊受重紀律。
所以即便嘉木關(guān)之外以方陣狀密密麻麻的站著萬人,卻也聽不見一絲的吵雜,只能聽到‘嗖,嗖’的風聲。
無聲有時便是肅穆。
雄偉的嘉木關(guān)城墻之上站滿了迎風而立,卻精神抖擻的邊軍兒。他們默默的看著城墻下猶如螞蟻一般的戰(zhàn)友,心頭覺得很是舒坦,享受著這種肅穆。
眼前的畫面因此似乎靜止,從俯瞰的角度看去,讓人心驚膽戰(zhàn)。
這便是青州邊軍的紀律!
在城墻之下。便是祭天臺,此時數(shù)不清的青州大將穿著著沉重盔甲開始來回穿梭。祭天親力親為,算是一種誠心。
直至,遠方有雷鳴傳來,嘉木關(guān)的氣氛才開始變得異樣。
生活成長在邊軍之的人們,沒有人會聽不出來馬蹄聲。
即便馬蹄數(shù)量過多并整齊一致,敲響著大地宛若雷鳴,人們也知道那是馬蹄聲。
但他們?nèi)耘f不為所動,只是呼吸的頻率加快了一些。
嘉木關(guān)東方升起了一道黑線,隨著速度的漸快黑線開始迅速在平原高坡之下蔓延,宛若潮水。
盛唐鐵騎來了!
青州邊軍上下仍舊不為所動,因為這樣的畫面不足以震撼到他們,他們現(xiàn)在唯一要做的事情仍舊是聽從命令,哪怕鐵騎從他們身上碾過,只要上級沒有發(fā)話,他們便會不動如鐘,任由驚濤拍岸。
潮水最終并沒有無情的淹沒邊軍,事實上唐啟年帶來的盛唐大軍人數(shù)也不過只是如今站在平原的青州邊軍一半。
盛唐大軍停止的位置,也很巧妙,只是距離邊關(guān)最遠程兵器的射程有個百丈開外。
就像是龍眼城下的重演,唐啟年身著華服,在鸞輿的前行下脫隊而出,張小刀陳魚翔相伴左右。
鸞輿只前行了數(shù)十丈便停住了腳步。
冷漠的青州邊軍沒有一絲一毫的反應,似乎對他們身后的盛唐大軍并不在意,對那位尊貴的盛唐二皇也毫不理會。
這一幕落在了盛唐大軍將士的眼,他們沒有像龍眼城下一般開始憤怒,而是心情復雜到了極致。
唐啟年默然的坐在鸞輿之,也不開口說話。
只是看完遠方的祭天臺上擺滿了各種豐盛祭品后,便露出了沉重的神色。
父皇希望他來青州邊軍談一談,而現(xiàn)在看來邊軍之王根本不想談。
張小刀騎著老青牛望著那肅穆的邊關(guān)景色,心生出厭惡,眼神露出鄙夷。
他厭惡的是那個叫做邵東華的男人,鄙夷的是青州邊軍在俠軍起義后的無所作為。
這樣的軍隊的確已經(jīng)不屬于盛唐的軍隊,那還要它何用?
張小刀這樣想的同時,唐啟年也在這樣想,但看著完全無視平原上盛唐鐵騎的青州邊軍,難道他們敢于進入其?
想必即便是王洛菡,也會被人海淹死!
但這時,張小刀卻道:“殿下,我想進去看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