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人做著繁瑣準備,有人則三步兩步,直接到位。 到位什么? 精神力向周圍發散開,對接外部世界。 前面說了,普通人的外部世界,是一片黑暗,一片虛空。但是擁有魔法天賦的人,慢慢地,慢慢地,會在這片黑暗中,看到光芒,會在這片虛空中,看到存在。 那些存在,那些光芒,其淡者如煙霞,其濃者如霧靄,再濃,就是變霧為雨了,甚至有人的感應世界里,狀如漫天飛雪。 這些煙霞、霧靄、雨、雪,就是魔法元素。 它們靜靜地存在著,彌漫于每一寸虛空,只有當你感受到它們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自身就像一個小太陽一般,把它們不遠不近地推開。你只有通過種種手段,和它們熟絡了,它們才會不再排斥你,或者說不再被你所排斥,來到你的身邊,然后,為你所用。 這便是從感知到操控之路。 但不論是感知還是操控,都是要消耗精神力的,所以通常情況下,魔法師在冥想的時候,既因為冥想的需要必須保持感知,又因為客觀的限制必須要節省精神力,所以,普遍是采用一種“小范圍感知”的方法。 這小范圍究竟有多小呢,基本上,是局限于冥想的那個房間之內,或一米,或兩米,或三米五米,再外,就不多見了,哪怕是九級的魔法師也是如此。 在請來的魔法學徒的教導下,羅德的感知范圍,向來就是保持在身周五米左右。——不是刻意要弄這么大,而是他一開始冥想的時候,自身就把元素斥出了四米左右,把感知擴散到五米,這算是最基本的了,堪堪接觸到元素而已。 為什么說武者雖然隨著武技等級的提升會前后不等地感受到魔法元素,但修煉魔法會很困難、遠較普通的魔法學徒為難呢?原因就在這里。 武者等級越高,身體對元素的排斥力便越大。 起步時,也便要把精神力發散得越遠。——越遠,越吃力。而且,眾所周知,任何事物,起步階段,發展變化總是很緩慢的。等他們一點一點地收攏縮減元素排斥范圍,等他們終于讓元素得以靠近身邊,早不知道經歷多久的時間了! 有這時間,哪怕是一個天賦一般的魔法學徒,都不知道已經沖到幾級去了。再加上武者本身每天還要保持武者修煉,所以…… 魔法使就是大多數武者的極限。 話題轉回。 雖然后來元素可以進入身邊了,但是羅德仍然一直地保持著五米的元素感知范圍,一是習慣了,正所謂習慣成自然,而改變習慣就是改變自然,會影響修煉,作為一個“非正宗”的魔法修習者,羅德是不可能吃飽撐著做這種事的,另外么,其實也是時間還短,縱然想改變,也還沒來得及改變。 感知探出五米,靜靜地感受著、感受著。 元素在震蕩,在跳躍,像是有知的小生靈一般在羅德的身周飛舞,在他的身邊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像是在和他交流,又像是要告訴他什么。 羅德非常非常喜歡這樣的感覺,所以經常整天地都保持在這樣的狀態之中。甚至,他還會不時地用精神力之“手”抓住這些小東西,把它們往天上拋,往遠處拋,拋了再接回來,像是和什么小動物玩耍一樣。 這個幾十年來一直都以穩重形象展示于外界的年近五十的人,沒有人知道,在他的內心深處,在開始修習魔法之后,會有這樣的一個情況上演。 隨著級別的提升,羅德越來越感覺,他身邊的,他感知到的,不是元素,而是和他親近、和他玩耍的小家伙。不知不覺地,在某種層面上,他也確實和這些“小家伙”越來越近。 羅德以為所有的魔法學徒都是這樣。 這一日,這一次,他再次把一堆小家伙給拋開。按往常情況,里面的好些小家伙會自己回來,而還有一些,需要他動手親自把他們給“抓”回來。但是今天,習慣性地拋了之后,很快地,羅德莫名地感覺有些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