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第九師的反攻-《北洋梟雄》
第(1/3)頁
“目前我軍的局勢還是比較危險的,雖然已經得到部分的兵力和補給上的增援,但是敵人的增援也同樣沒有停止過,根據我軍偵查騎兵回報的消息,敵軍在東南方向又一個旅上來了,目前該旅的番號不明,來著應該是兩江陸軍的某一個旅。同時在西部,第四混成旅那邊通報,蕪湖的敵軍第二混成旅已經消息了蹤跡,他們應該是朝著我軍而來了。”
作戰參謀簡單的解說過后,一旁的潘巒清首先開口了:“權帥,依照職部之見,等待明天一早,我們就主動發起進攻,從敵軍補充了和第七師的結合部發起突破,進而分割上述兩部,各個擊破。”
林永權沒有直接決定什么,而是把頭略轉第十八旅旅長孫翰臣身上,孫翰臣乃是奉軍里的老資格將領了,早年雖然和王士珍、王英楷走的比較近,但是后來和陳光遠等人一樣徹底倒向了趙東云,成為奉軍的早期重要骨干將領,歷任第三協第六標第三營管帶,后任錦州巡防營第二標統帶,后該部改稱奉天第一混成協,其依舊留任第二標統帶,后奉軍常備軍成立,擔任奉天常備軍第一鎮第二協統領。
奉天常備軍第一鎮后改稱中央陸軍第九師,第二協改稱中央陸軍第十八旅,其依舊留任第十八旅旅長,并任職至今。
乃是奉軍內的老資格將領了,資歷可以說絲毫不差于那些奉軍師長的。
孫翰臣看見林永權的目光,就是知道這個林永權又是想要把壓力轉給自己了,不過和林永權共事多年,他也知道林永權的底細,知道硬要林永權做出什么決定的話,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當即道:“如今我軍雖然比較疲憊,但是士氣尚可,我十八旅的狀態依舊不錯,待今夜休息過后,補充了足夠的彈藥和補給,完全有能力對敵軍補充旅和第七師之間的結合部發起進攻,屆時只要第十七旅牽制要當面敵軍,那么我就有信心帶著部隊打一個迂回突襲!”
“只是,我們要向那個方向迂回?”旁邊的方慶坤也是開口問道。
“自然是挑軟的柿子捏,我們往右面迂回,屆時和十七旅的三十三團打一個配合,爭取最短時間內擊潰當面的兩江第七師,而三十四團這邊則是要牽制住第四師的補充旅,以保障我旅的左翼安全!”
“依照我們現在的兵力恐怕還是少了點吧!”方慶坤又問。
此時,一旁的林永權也是開口了:“現在形勢對我們而言已經比較有利,是時候讓那些皖軍知道我們的厲害了!”
奉軍的厲害不在于防守能力有多強,而在于它的進攻能力,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等這幾支奉軍主力部隊都是以擅長進攻而聞名的。
林永權做出了決定之后,第九師上下就是迅速準備了起來,首先是從后方抽調了部分新兵以補充損失不小的第十七旅已經第十八旅,然后就是利用這寶貴的一夜大量囤積作戰武器,尤其是彈藥。
晚間,第九師的一個山炮營也是成功渡江,下半夜開始,又有一個原本屬于第一混成旅的山炮營開始渡江,受限于第九師原本裝備的兩個野戰炮營短時間內無法渡江,所以為了增加第九師渡江之后的炮火火力,孟恩遠是親自抽調了第一混成旅的山炮營臨時劃歸第九師指揮,不然的話第九師單憑自身的一個山炮營,是很難提供充足的火力的。
奉軍里的裝備編制和老北洋時代極為類似,每一個師的炮兵都是按照一個山炮營和兩個野戰炮營配屬的,而混成旅則是看情況,有些裝備一個山炮營,有些則是裝備山炮、野戰炮混合的一個營。
而考慮到這種炮兵火力配置在北方平原地區使用還不錯,但是到了南方,尤其是即將進入南方丘陵、水網、山地等地形作戰之后,野戰炮的機動能力勢必會受到極大的限制,統帥部已經是開始考慮進一步加大某些南下部隊的山炮配置數量,減少野戰炮的數量了。
不然的話,這種兩個野戰炮營、一個山炮營的部隊在南方地區作戰會受大極大的機動限制。
得到了兩個山炮營增援后,已經渡江的第九師總算是具備單獨發起進攻的能力,而不用和之前一樣只能限定在長江沿岸作戰,以便得到北岸的炮火支援。
次日早上八點,部署在長江北岸的奉軍六十余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相繼開火,而這也就宣示著第九師已經是正式進入了反攻階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