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04章 第七師的潰敗-《北洋梟雄》


    第(2/3)頁

    斷后部隊代表什么?

    那就是代表著他們已經被雷震春拋棄了,雷震春是想讓用第二十五團的犧牲為第七師其他部隊爭取到活路。

    被放棄的第二十五團官兵們也不是什么對雷震春或者對段祺瑞抱有極大的私人忠誠,他們只是當兵吃糧而已,正常情況讓他們苦戰還沒有問題,但是讓他們去擔負必死的作戰任務,動搖是肯定的。

    實際上不僅僅他們如此,當代國內的其他部隊大多存在這種問題,那就是國內的這些軍隊,包括奉軍在內其實他們都缺乏國家民族意識、缺乏主義、宗教等信仰,維持他們士氣的大體上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當兵吃糧的想法,這種想法普遍存在在士兵階層當中,在他們眼中,當兵是一個養家糊口的職業,段祺瑞或者趙東云給他們發餉養家,那么這些士兵就給他們賣命。

    而在軍官階層,雖然部分人有著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但是也不強,讓他們給趙東云或者段祺瑞賣命的原因大體有兩個,一個是私人忠誠,一個是對權勢,個人前途的渴望。

    以奉軍為例子,奉軍的大部分軍官都有著少許的國家和民族意識,但是這不足以成為他們效忠趙東云的主要原因。孟恩遠、陳光遠、楊德明等高級將領效忠趙東云,乃是因為他們和趙東云、蘇系是一個利益整體,蘇系好了他們才好,蘇系統一中國了,他們才能夠當上開國功臣。而對于那些進修生們而言,則是私人忠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他們自詡為趙東云的學生,嫡系中的嫡系,他們并不是為蘇系效忠,他們是為了趙東云私人效忠。

    在當代特定的環境下,所形成了國內諸多軍閥部隊的向心力實際上是有限的,遠遠無法和那些有著國家、民族、宗教、主義等信仰的列強部隊相提并論。

    而這兩者的差別實際上也就是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差別,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最大差別并不是什么武器差距,而是信仰上的差距。

    一戰中、二戰中列強部隊可以為了國家和民族發起視死如歸的死亡沖鋒,傷亡率經常達到百分之四十,五十都不崩潰。

    而對于缺乏信仰的近代軍隊而言,經常只有百分之十的傷亡就崩潰了,如果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傷亡率,那那百分百是全軍大崩潰了。

    當代的奉軍和皖軍,就是屬于非常典型的近代軍隊,軍隊普遍缺乏信仰,只能依靠權力、財富財以及私人忠誠來維持。這樣的軍隊打起仗來如果順風順水還不成問題,也足以造就皖軍第四師、奉軍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這種王牌部隊,然而一但遇到了挫折,崩潰起來也是非常迅速的。

    相對而言,奉皖兩軍里的那幾支王牌部隊還好一些,多少還能打一打硬仗,比如之前第九師第十七旅就是硬生生守住了灘頭陣地足足三天之久。然而其他次一等的部隊就不能這樣了。

    兩江第七師雖然底子不錯,但是距離王牌部隊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在苦戰多天后又被包圍的情況,部隊沒有立即崩潰還能夠發起突圍作戰已經算是不容易了,然而第二十五團被當成了棄子后,卻是終于崩潰了。

    在兩個營長的帶領下,第二十五團的士兵們拋下了槍支,舉起了白旗,該團團長見無法阻擋部隊的投降,也是當機立斷選擇了放棄部隊潛逃。

    接到敵軍第二十五團殘部近兩千人成編制投降后,前線督戰的潘巒清也是覺得有些驚訝,按照他之前和兩江第七師的交戰經歷來看,這個兩江第七師還是比較能打的,但是沒有想到這么快就投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