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攻克蕪湖-《北洋梟雄》
第(2/3)頁
當金陵方向的戰事呈現持久化狀態的時候,當涂那邊也是差不多,第九師和第二混成旅誰都沒有徹底擊潰對方的能力,只能是在當涂繼續僵持。
然而讓統帥部諸多將領沒有想到的是,最先取得突破的并不是金陵方向,也不是當涂方向,而是在蕪湖。
蕪湖,這里以往駐扎了第二混成旅以及一個旅的皖軍省軍部隊,不過隨著奉軍發起渡江戰役后,第二混成旅就是緊急東進增援當涂方向,只在蕪湖留下了一個旅的省軍。
負責進攻蕪湖的乃是奉軍第四混成旅,這支部隊雖然沒有奉軍的三大主力師那么出名,但實際上這個混成旅也是一支老奉軍部隊,建軍于北方四大軍閥起兵支出,當初為了快速形成戰斗力,剛組建的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都是直接從三大主力師抽調成編制的部隊。去年入關之處,該混成旅一直都是和第三師、第九師等部隊一樣戰斗在最前線,被編入孟恩遠第一軍麾下,歷經唐山、京師、鄭州、徐州等多個戰役。
單純說同等兵力的戰斗力,其實這個第四混成旅是不遜于第三師這種主力師的,只是第四混成旅在奉軍序列里乃是標準的混成旅,沒有說和皖軍第二混成旅一樣嚴重超編。
第四混成旅乃是標準的混成旅編制,轄有兩個步兵團,一個山炮營,一個騎兵連以及其他部分的輔助部隊,總兵力約五千人,和皖軍里的第二混成旅總兵力達到一萬兩千人可以說天差地別。
奉軍里的編制還是比較規范的,師級部隊滿編制約一萬五千五百人左右,像第三師這種部隊略有超編的話頂多也就是多幾百人,達到一萬六千人的規模,而混成旅滿編制則是統一為五千人左右。
并沒有說出現某支部隊出現嚴重超編的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趙東云這些年大力掌控軍權是分不開的,軍械部糧餉處、教育部的設立基本上杜絕了部隊主官直接染指軍費的可能性,更是嚴格禁制部隊主官私自招募兵員。
哪怕是前期第九師在渡江戰役里損失較大,但是兵員補充也不是說就地補充,而是由教育部專門準備了大約兩千多名新兵用于補充,這些新兵都是教育部數月前招募,并進過了完整新兵營訓練的士兵。
哪怕是前線部隊補充俘虜,也得走教育部這一道程序,接受了大量俘虜后,這些愿意轉投奉軍做站的俘虜士兵會先由教育部統計接受,然后再根據各部隊的申請適當分配。盡管說這些投誠的俘虜士兵大部分都會就近補充給作戰部隊,然而前線部隊卻是不能直接繞過教育部接受這些投誠士兵。
兵員、軍餉由統帥部統一控制后,這就極大的限制了部隊主官的權利,也就使得前線部隊主官沒能力,同時也沒這個膽子私自擴充所轄的部隊。
正式軍權的嚴格掌控,讓奉軍各部隊的編制基本上都是遵照了參謀部編制處制定的編制表施行,不會和皖軍、南方聯邦部隊一樣空有統一的番號編制,但是各部隊的編制摻差不齊,出現三團制的混成旅,三旅制的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