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攻克句容-《北洋梟雄》
第(3/3)頁
能夠在這個時代混起來的軍閥們還是有著最基本的戰略眼光的,他們只需要看一眼地圖就知道,句容的失守對皖軍而言是致命性的,因為下一步奉軍只需要繼續朝著東北方向前進,就足以切斷鎮江和金陵的陸上聯系,尤其是至關重要的寧滬鐵路。
寧滬鐵路,這條原本要在月份通車的鐵路因為戰爭的影響,通車時間比以往提前了一個月,再二月底的時候就通車了。
之所以比歷史上提前通車,這和段祺瑞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雖然說這條鐵路是英國人建設、運營的,但是對于段祺瑞而言這條鐵路巨大極大的軍事戰略價值,所以去年開始他就是給英國人大開方便,甚至派遣了軍隊征召壯丁幫助英國人修路,而且還是不收工錢的那種。
在段祺瑞的大力協助下,春節剛過這條寧滬鐵路就是通車了,而這條鐵路讓皖軍的兵力調動以及后勤運輸都變的更為方便。
尤其是后勤補給上,皖軍的軍械彈藥主要來之兩部分,一部分和其他軍閥們一樣是進口的,主要以日`本軍械為主,另外也有一部分的德國軍械,這些軍械現在只能上海下船,因為目前各國已經是對中國的內戰宣布中立,哪怕是日`本人在英國的壓力下都不敢明目張膽的用自己的船只幫段祺瑞在長江里運輸軍火,段祺瑞也試過用國內的船只,然后用英國船長來開,但還是一樣被奉軍給扣下了。
各國目前雖然說保持中立,但是諸國尤其是英國、德國、法國、美國這四家還是已經明確了態度,那就是支持找東云統一中國,只有日`本人出于讓中國陷入混亂的想法支持段祺瑞。
所以段祺瑞對外采購的軍火為了保險起見,一般都是在上海下船,然后再通過鐵路運輸到金陵、鎮江等長江沿線的重鎮。
除了進口外,皖軍的另外一大軍火來源就是自產,以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為主,金陵制造局技術落后、設備陳舊和規模都不大,產量有限,但是江南制造局的產量卻是非常大,而且該廠還是目前國內僅有兩個可以自產七十五毫米管退野戰炮的廠局,該局出產的軍械彈藥極大的補充了皖軍的消耗。
然而不管是進口還是自產,這些軍械彈藥都是需要利用寧滬鐵路運輸到金陵來了。
如果說京漢鐵路,天津到海州的海運是奉軍南下部隊的生命線,那么寧滬鐵路就是金陵皖軍的生命線。
尤其是金陵戰事持續大半個月,皖軍在金陵城內儲備的彈藥已經消耗的差不多后,通過寧滬鐵路運輸過來的彈藥對皖軍而言就更加重要了。
一旦奉軍繼續東進,切斷這條鐵路的話,那么在金陵的皖軍就會失去極為重要的彈藥補給,只能困死在金陵這座死城里。
到時候,就算是奉軍不主動進攻,恐怕皖軍為了避免陷入全殲的命運都會主動撤退了。
這些通過地圖上就能夠簡單判斷出來的事情,那些軍閥們一個個也是能夠看得出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