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九江之戰(二)-《北洋梟雄》
第(3/3)頁
然而盡管后續戰略已經變的謹慎起來,但是這依舊無法阻擋奉軍整體南下的攻勢。
七月二十三號,奉軍的顧藍玉第三師長途奔襲后,終于是抵達了南昌這個江西腹地的政治、軍事、經濟重鎮。
隨后在第四軍的另外一支部隊第九師第十八旅的配合下,正式發動了對南昌的大規模進攻。
為了防守武昌以及廣信府等地,段祺瑞集結了所有手里能夠拿出來的兵力,包括了中央陸軍第二混成旅兩江第八師、兩江第十一師、兩江第十二師這四支老部隊外,還有緊急編成了兩江第十三師。
單從部隊番號來說,皖軍在武昌、廣信一線部署的部隊已經超過了一個混成旅、四個兩江步兵師,然而這些部隊的狀態非常不好。
中央陸軍第二混成旅歷盡當涂、金陵兩戰后,損失過半,后續雖然段祺瑞竭力補充,試圖恢復第二混成旅的戰斗力,然而也只恢復了萬人規模,更關鍵的是這萬人里有半數都是新兵,而新兵的素質不管是奉軍還是皖軍里,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差。
第二混成旅狀態不好,其他四支兩江步兵師也好不到那里去,兩江第八師雖然是去年上半年就已經編成,也經過和南方聯邦的多場戰斗,但是戰斗力依舊無法和奉軍、皖軍里的主力部隊相提并論,這個第八師兵力有一萬三千多人,但是火炮卻是只有兩個營而已。
第八師這個編號比較靠前的部隊都如此了,其他的兩江第十一師、第十二師、第十三師一看番號就知道是編成不久的部隊。
其中兩江第十一師編成于南昌,前身乃是江西省軍,兵員有新招募的也有投誠的南方聯邦士兵,去年段祺瑞改革軍制的時候,編成了這個師,但是戰斗力相當有限,兵力不過萬人,炮兵只有一個區區的山炮營而已。
兩江第十二師前身乃是廣東混成旅,兵員清一色都是南方聯邦的降軍,而且不僅僅士兵如此,就連中層以下的軍官都是如此,說它是一直南方聯邦部隊都是不為過的,這支部隊兵力也只有八千多人,炮兵一個營,打起來估計皖軍第四師的一個團就能追著他們打。
兩江第十三師乃是緊急新編部隊,士兵都是征收的良家子,很有種當初兩江第七師的風范,但是這編成時間不過兩個月,可以說連最基本的訓練都沒有完成,裝備武器也是匱乏無比,槍支乃是廣東兵工廠生產的88式步`槍,火炮是東拼西湊的二十多門火炮,這戰斗力如何也就能夠想象得出來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