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五大工業區-《北洋梟雄》
第(3/3)頁
上海和廣州乃是當代中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城市,原本就有不少的工業,現在又了中央的各種政策扶植,趙東云相信很快就能夠在這兩個經濟重地里發展出兩個成規模的工業區來。
加上上海、廣州的這兩個新成立的工業區,趙東云已經是自己的統治區內發展了總數五個工業區,分別是葫蘆島工業區、營口工業區、唐山工業區、上海工業區、廣州工業區。
上述五個工業區可謂是分工明確,都有著屬于自身的主打行業,葫蘆島工業區乃是一個主要發展棉花紡織業、其次是大豆加工業為主的輕工業區。營口工業區主打大豆加工業之余,還有一個政治性的任務,那就是和旅順爭奪投資,壓制旅順這個公共自由港口的發展。唐山工業區乃是一個典型重工業區,以唐山工業公司為核心,匯集了一批重工機械制造產業。
而新成立的上海工業區,根據工商部的方案,是期望打造一個遠東最頂級的多元化工業區,前期主打生絲產業,再有就是棉花產業,這兩項都算得上是紡織產業,而后續上海工業區還會根據自己的交通、經濟優勢,引進其他輕工產業甚至重工產業。
簡單來說,工商部對上海工業區的定位是一個綜合性的工業區,不管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都是要大力發展的。
廣州工業區,則是打算建立成為一個典型的輕工業區,主打的還是這年頭最賺錢的紡織產業,其他則是各種日常小商品。
上述五個工業區里頭,目前規模最大的乃是唐山工業區,最具潛力的乃是上海工業區,再其次是廣州工業區,而葫蘆島和營口這兩個工業區已經發展成熟,同時收到地理交通限制因素比較明顯,再者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隨著奉軍的逐步南下,大量北方資本南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葫蘆島和營口這兩個工業區的后續投資力度有些小。
當然了,對中國的后續工業布局,不僅僅局限在五大工業區里,在國內的其他地區,也存在著部分小規模的工業地區。
主要是礦區周邊的礦廠、鋼鐵廠等,比如說撫順那邊的煤礦這兩年就是發展迅速,此外還有鞍山那邊隨著唐山工業公司投入巨資在這里建立鋼鐵廠,隨著撫順和鞍山以及其他地區的煤鐵礦開始進行大規模開采期間,也是以沈陽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小規模的配套產業群,這些中小規模的企業主要是服務于鋼鐵行業以及開采行業,其中福元公司就是在沈陽投資建設了一個新的洋灰廠。
此外在直隸、山東、江蘇等地還有比較零散的工廠存在,也有自行形成并沒有規劃化的工業群,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南通的紡織產業了。
南通匯集了江南地區最多的土布作坊、機制布工廠、棉紗廠等幾乎所有和棉布相關的產業,后世人所熟知的大生紗廠,就是建在南通。
以南通為代表的南方機制布也是以福元紗廠、葫蘆島紡織公司為代表的北方機制布企業的第二大競爭對手,北方棉布企業的最大競爭對手乃是東洋布,其次是其他的國產機制布。
至于其他地方,也有諸多沒有形成規模的零散工廠存在。
總體而言,目前的國內工業規模還是極為弱小的,別說話和列強相比了。就連一海之隔的日`本也是遠遠不如。
現在趙東云要做的就是給國內的工業發展種下種子,然后澆水施肥,也許等上幾十年后,就能夠開到全國各地都布滿了工廠。
當然了也有可能會和后世的印度一樣,幾十上百年后連子彈都得進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