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72章 四合院里說好人,易大爺和秦淮茹盡釋然(求訂閱) 秦淮茹詫異地看了眼易大爺,隨后笑道:“易大爺你不是好人,誰還能是好人。” “嘿嘿。”易中海聞言嘿嘿一笑,沒再繼續說話。 另外一邊閻埠貴已經開始讀這篇報道了,關于趙信的傳記很多,甚至就連趙信兒子、女兒的傳記都已經上市。但無一例外,這些傳記里很少提及四合院的事情,很少提及當年在四合院中說一不二的三位大爺。 而這一篇不一樣,里面專門問了趙信對于三位大爺的看法。 “三位大爺都是好人……”閻埠貴先是說道。 不過隨后往下讀時,卻頓住了。 “快念啊。”劉海中嚷嚷道,若是早十幾年為了彰顯文化,他指定要上去賣弄一番,這種露臉的機會怎么可能會讓給地位不如他的三大爺。 閻埠貴點點頭,隨后將后面的文段念了出來。 劉海中張了張嘴,又閉了回去。卻是閻埠貴有些幽怨道:“趙老也不知道美化一下,竟然實話實說。” “這都是記者的鍋,她問這個干什么?”劉海中指著報紙說道:“我說之前有人來院子里采訪,指定就是一伙的。” “別抱怨了,這不是都有名字了嗎?還不知足?!”易大爺端著水道。 兩人聽到這話,卻是拍著大腿笑了起來。 “哈哈,也對我們是好人。”閻埠貴指了下易大爺、劉海中然后指了指自己。 雖然說了他們二位的缺點,一個對兒子們棍棒相加,失了偏頗;一個算計過多,致使兒子們也只講算計,少了親情。 但是趙信開始是定性了的啊,‘好人’就是定性。 “你們說什么是好人?”易中海突然開口問道。 “樂于助人,咱們三位當年在院子里說一不二,帶著院子里的鄉親們走過多少歲月,處理了多少矛盾,咱們院子里再困難的時候也沒餓死過人吧。”劉海中說道:“就說淮茹一家,當年三個孩子還小,易大爺你可是沒少幫扶,送一些米面。” “對,當年還是多虧了易大爺的幫扶。”秦淮茹說道。 “我以前雖然算計了些,但我是人民教師啊,教出來的學生有不少都上了大學,前兩天還有學生來拜訪我呢!”閻埠貴說道。 “那是拜訪伱嗎?”劉海中嗆道:“還不是人家想攀上你兒子解成的關系。” “會不會說話,那也是我學生好不好。”閻埠貴當即不樂意了。 “二大爺三大爺,你們聽我一句話。”秦淮茹臉上帶著一抹笑容說道。 “嗯。”二大爺和三大爺這才將目光投向了秦淮茹,他們發現原先那個臉上總是苦色的秦淮茹,今天看起來似乎多了些笑容,似乎多年愁苦已然消散了大半。 “要我說什么是好人?沒進過監獄,沒犯過法的就是好人。”秦淮茹說道:“我那兒子就不行了,是我沒教育好啊。” “淮茹你知道那件事了?” “嘿,不就是棒梗進監獄了嗎?知道。”秦淮茹點點頭,雖然自己的兩個女兒沒有和自己細說,但她早就從一些言語之中察覺到了真相。 “淮茹,這報紙上還有趙老寫你兒子的一段,我給你念念。”閻埠貴說道。 “行。”秦淮茹點點頭。 閻埠貴念了起來,卻是其中趙信關于孩子教育的論斷,紅臉黑臉之說,還提及了當年打棒梗的事情。 房間里一時間沉默了下來,還是劉海中最先打破了寂靜。 “當年好像是趙信想撮合秦淮茹和何雨柱來著,不過棒梗不同意。” “說啥呢,何雨柱和飛燕關系好著呢。”易大爺連忙說了一句。 “易大爺,當初還真有這事,當時飛燕還沒來咱們院子。”閻埠貴說道:“不過這事那棒梗不同意,再加上淮茹她婆婆也不同意啊。” “也不單是這事,東旭死之前一直在嘀咕趙老,這被賈張氏和棒梗記下了,當時嚷嚷著說是趙老逼死了東旭。再加上棒梗喊趙老是姓趙的,還喊給他帶飯盒的柱子傻柱,這是我沒教育好啊!”秦淮茹給自己倒了一杯水,抿了一口道:“但我盡力了!” “淮茹放寬心,好好過日子才是真的。”閻埠貴安慰了一句。 “東旭當年思想出問題,實際上我也有責任。趙老太厲害了,我不應該拿趙老和他比。”易中海說道,這是他第一次就這件事往自己身上攬責任。 “嘿,易大爺你已經夠厚道了。賈東旭那性格就是這樣,他爸怎么死的,病死的,為什么病死就是因為心眼小,還氣忒多。賈東旭和他爸一個性子,要我說死了好,不然淮茹的日子還要更苦。”劉海中說道。 易中海聞言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秦淮茹開口道:“死了的人也得擔責啊,賈東旭的身死,主要責任還是在他的。” 秦淮茹一頓后,繼續道:“我只是農村出來的人,在這偌大的京城成了一名光榮的工人,東旭死后,我拉扯大了三個孩子,送走了他每天要吃止疼藥的母親,做的應該夠好了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