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所以他膨脹了,認為自己勞苦功高,覺得蟠桃會應該給他個大桃子(典型就是那種“我憑本事吃飯干嘛看你臉色”的類型)。 然而結果很明顯,他只是個護衛(wèi),蟠桃會很可能只分了他個小桃子,甚至就沒給他桃子,他這一生氣,隨手便把手里的杯子給摔了。 你想想,元首宴請諸位大佬,你一個保鏢居然敢摔杯子?你這是想摔杯為號咋地?來人,給我把他攆到下界去,利劍穿胸,讓他給我好好長長記性,你就是個保鏢,心眼給我放開點! 值得一提的是,經(jīng)由這么一鬧,沙僧確實是變了,從原本的心高氣傲,一副“我憑本事吃飯,我怕誰”的樣子,變成了典型的機關老油條。 沙僧強不強?應該是很強的,且不說他比天蓬元帥至少早了三百多年飛升(沙僧第一次見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時候并不認識,如果是比他倆晚上天,那么至少聽過前輩的威名,只有在他們上天之前被貶下凡間,才會不知道大鬧天宮的猴子,而一次蟠桃會要三百六十五年,換句話說,沙僧在猴子大鬧天宮至少三百六十五年之前,就已經(jīng)是卷簾大將了),光是沙僧吃了唐僧九輩子,便足以見得他功力深厚。 別說那九個骷髏不是唐僧的九世,在西游記成書之前,元雜曲中便有沙僧說他吃了唐僧九世的介紹(雖然西游記里只是隱晦的說是吃了九個取經(jīng)人),而且后來九個骷髏頭渡唐僧過流沙河,正好應了佛門前世渡來生的說法。 但是取經(jīng)路上,沙僧卻并沒有任何表現(xiàn),這是為啥呢?因為他打從一開始就不想成佛,既然不想成佛,那表現(xiàn)的事情就給想要成佛的人去做吧,他的目標從最開始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觀音開始許諾給他的—— 事成之后,官復原職。 雖然觀音最后并沒有實現(xiàn)這個諾言也就是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