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人相見(求訂閱)-《最佳影星》
第(2/3)頁
馬修點了點頭,沒再提這方面的事,主動轉了話題,跟詹姆斯-麥卡沃伊聊了二十多分鐘,劇組租賃的兩輛大巴車開到了小樓前面,他們拖著行李,排隊上了大巴。
愛德華空軍基地距離洛杉磯足有一百五十公里,上車后詹姆斯-麥卡沃伊掏出手機玩了會游戲,很快就歪倒在座位上睡著了,馬修瞇了一會,卻無法入眠,干脆掏出劇本看了起來。
雖然拿到劇本時間不長,但屬于胡特中士的戲份,他已經記熟了,現在主要做的是將角色人物放在整個大環境下面。
像這種根據現實事件改編,又牽扯到軍事和國際政治的影片,演員需要了解的不止是自己的角色,還有整部影片的背景,限于所處的社會階層以及曾經的眼界的局限,他對國際政治一點都不敏感,只能通過手中的資料來了解。
以馬修讀過資料后的理解,索馬里的混亂肯定是這些西方國家殖民和掠奪非洲導致的結果,老美在索馬里駐軍看似是響應聯合國的邀請,實則是拉鏈頓的面子工程。
當時冷戰已經結束,索馬里既非戰略重地也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戰略資源,因此一開始老美對駐軍維和并不感興趣,當聯合國主動要求美國提供協助時,老布什接下了這個形象工程,派遣軍隊運送救援物資。
后來索馬里情況持續惡化,迫使聯合國通過新決議,用武力來維持索馬里治安和救濟行動,強制實行和平。
此時,拉鏈頓新當選為美國總統,按照馬修的臆想,或許拉鏈頓是這么考慮的,如果讓全世界看到美軍采取行動使索馬里人民得到和平與溫飽,會有很大的公關效應,就決定把這項形象工程繼續搞下去。
于是,黑鷹直升機從天上被打了下來。
當然,他對政治和軍事了解極其有限,這些都是看過資料后的胡思亂想。
這種事件的背景,肯定比他想的,乃至劇本上面表述的,都要復雜的多。
看著劇本,想著這些有的沒的,馬修不知道什么時候也睡著了,再醒來的時間,大巴已經出了洛杉磯地區。
“嗨,伙計!”
過道另一邊挨著他的一個二十歲左右的白人演員湊過來問道,“有口香糖嗎?”
馬修取過包找了找了,拿出一整條都給了他,“拿著吧。”
那人估計性格比較爽朗,也不客氣,接下來后,說道,“謝了,伙計。”
他拆開一塊扔進嘴里,又對馬修說道,“我是本-福斯特。”
“馬修-霍納。”馬修自我介紹完畢,又指了指還在睡覺的詹姆斯-麥卡沃伊,“他是詹姆斯-麥卡沃伊,我的朋友。”
兩人低聲聊了一會,在馬修的旁敲側擊下,性格爽快的本-福斯特很快就把自己的老底吐了個干凈。
他來自馬薩諸塞州,是一個猶太裔,已經在《銀線驚爆點》、《自由高地》和《未來閃影》中出演過角色,不過也都是些小角色。
“你的角色是哪個?”本-福斯特問道。
馬修也不隱瞞,直接說道,“胡特中士。”
“還是你的角色好。”本-福斯特不無羨慕,“戲份比我的士兵重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