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靈感來源-《最佳影星》
第(2/3)頁
不說北美票房利潤分成,單單600萬美元的版權費用,就比馬修最早預計的高了三倍。
但那時他也不知道蘇珊-柯林斯竟然是個圈內人。
付出如此高昂的本錢,十三號工作室也順利拿到了《饑餓游戲》未來兩部續作的優先購買權。
就像馬修想的一樣,《饑餓游戲》不是單獨的,在蘇珊-柯林斯的規劃中,這會是一個三部曲系列。
甚至,蘇珊-柯林斯連后兩部的名字都定好了,分別叫做《燃燒的女孩》和《嘲笑鳥》。
“合作愉快!”
天使經紀公司的會客室中,馬修與蘇珊柯林斯交換過合同,握了握手,“合作愉快!”
此時,談判中的刀光劍影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只有一片融洽的氣氛。
蘇珊-柯林斯是個成熟的中年女人,說話非常客氣,“馬修,這本書能得到你的重視,是我的榮幸。”
馬修禮貌的回應,“我讀了這本,無論設定,還是故事走向,都非常吸引人。”不知道為什么,他想到了大逃殺,問道,“柯林斯女士,能冒昧的問一下你創作的靈感來源嗎?”
未來電影肯定會遭受質疑,如果蘇珊-柯林斯沒有合適的說辭,那就要找人提前擬定,雙方必須在這方面統一口徑。
至于模仿或者抄襲之類的,那是絕對不存在的。
“這個故事從忒修斯和牛頭怪的傳說衍生而來。我在八歲的時候讀到了這個故事,從此之后,這個故事便在我的心中扎了根。”
大概是沒想到馬修會有此一問,蘇珊-柯林斯想了一會,說道,“在那個故事里,有一個叫做克里特島的地方,每一年,人們都會送去七個童男童女,獻給牛頭怪。在我的中,我并不想寫一個一樣的神話故事,所以我把故事安排在了未來的被毀滅的美洲,用當代人的視角和價值觀創作了《饑餓游戲》。故事里的凱特尼斯就是忒修斯,牛頭怪被升級成了政府和那種無形的體制與壓力。究其故事本身來說,這就是最簡單的古羅馬的角斗士的故事,加上現代的內容而已。”
馬修點點頭,很自然的說道,“柯林斯女士,我們在電影上的合作從現在就開始了,的創意起源向來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點,你是資深電視編劇,肯定明白這方面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
“你放心,馬修。”蘇珊-柯林斯保證道,“我會配合你們的宣傳。”
作為原作者,她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改編的電影能夠有廣泛的傳播,范圍越大越好。
現在距離電影改編還早,馬修和蘇珊-柯林斯又聊了些未來電影方面的想法,隨后將蘇珊-柯林斯一行人送出了天使經紀公司。
回到海倫-赫爾曼的辦公室,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雖然中間出現不少波折,但終歸拿到了《饑餓游戲》系列的版權。
這兩年,的電影版權越來越貴,幾百萬美元的版權轉讓只能說是中等水準,像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和《天使與魔鬼》都賣出了上千萬美元的電影版權轉讓費。
或許用不了太久,好萊塢就會有公司為一部熱門或者其他作品掏出上億美元的電影版權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