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最佳影星》
第(3/3)頁
視覺上,沒有什么能接近詹姆斯-卡梅隆這部影片中所達到的,盡管馬修對角色特別是男主角的設定有點反感,但畫面足以抹平一切,一個世界令人激動的展現出來,甚至有一刻他都感覺身處潘多拉星。
一個人真的能改變整個世界么?至少從詹姆斯-卡梅隆這里,馬修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誰都知道詹姆斯-卡梅隆就是個燒錢機器,可人家就是有本事把投資的錢成倍的賺回來,哪怕把自己的片酬撘進去也要做出心目中最完美的效果。
只是影片最后的結局,馬修看著有點糟心。
不管詹姆斯-卡梅隆為納美人賦予了什么意義,在他這樣的人心中,做人比做其他亂七八糟的什么東西好太多了。
至于影片的畫面和技術,那完全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就算是堆砌出厚厚的華麗辭藻,也不足以形容影片所展現出的潘多拉星球。
話說回來,觀看影片時,很少有人希望主角掛掉,畢竟那是自己的代入所在,但馬修迫切的希望男主角被人類的機甲干掉。
首映結束,乘車回家的路上,馬修就迫不及待的發(fā)了一條推特,毫不掩飾的吹捧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證明了他的確是世界之王,作為視覺特效技術大軍、生物設計大軍、動作捕捉大軍、替身演員大軍、舞蹈演員大軍、演員大軍、音樂和音響大軍的總統(tǒng)帥,他用讓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帶進了21世紀,這就是阿凡達!”
從本質上來說,詹姆斯-卡梅隆與他是一路人,世界之王拓寬了商業(yè)電影的路,讓有點頹勢的好萊塢主流商業(yè)片,能繼續(xù)霸占世界電影市場。
用某些導演的話來說,電影產業(yè)可以分為阿凡達之前與阿凡達之后了。
但即便是《阿凡達》,也無法打破好萊塢電影的一個固有規(guī)律。
好萊塢電影產業(yè)發(fā)展到如今,還沒有任何一部非改編或者非續(xù)集的原創(chuàng)類型電影的北美首周票房能突破一億美元。
《泰坦尼克號》沒有做到,《阿凡達》同樣做不到。
這部影片北美首周末票房7700萬美元算不上特別顯眼,但第二個周末7500多萬美元的票房,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然后,第三個周末6800多萬美元,第四個周末5200多萬美元,還從來沒有一部電影,票房走勢像《阿凡達》這般穩(wěn)健。
相比于《阿凡達》,進入后期放映的《暮光之城2:新月》的走勢只能用一瀉千里來形容。
這部吸血鬼愛情片經歷了前三周的票房爆發(fā)之后,明顯后繼無力,到2010年新年的時候,周末票房已經滑落到了300萬美元左右,跌出了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前十位。
但誰都無法否認影片在票房上獲得的巨大成功。
上映七周,《暮光之城2:新月》北美票房累計3億1208萬美元,全球票房相加6億4550萬美元。
隨著后面票房分成到賬,馬修準備好好試試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
新年假期結束之后,經過最后的籌備和排練,《速度與激情5》在迪士尼制片廠準備開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