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火星-《最佳影星》
第(2/3)頁
這樣的話,他估計能以相對比較小的代價拿下這部的電影版權,乃至是其他方面的版權。
但拿到距離改編電影差遠了,只能說是一個開始。
這不同于《暮光之城》和《饑餓游戲》,后兩者他關注的時候,不但出版上市,還有了一定的名氣和受眾。
《火星》呢?三千個讀者……
一張電影票平均8美元,三千個觀眾的話是多少票房?
當然,帳不能這么算,想要《火星》未來改編的電影不變成好萊塢一直很尷尬的原著商業電影,必然要想辦法運作這部。
最起碼要在電影上映前,先讓原著有一定的名氣和讀者基礎。
這就要給《火星》找個出版商。
還在這方面的資源他不缺,應該說很容易。
剩下的就是怎么把書宣傳炒作起來了,如今硬科幻的受眾相對來說稍微要小一些。
或許還可以走網絡出版這條路?
馬修考慮了好一會,最后拿定了主意,先讓貝拉-安德森跟安迪-威爾接觸一下,如果價格合適,就拿下版權,后面可以慢慢運作,畢竟安迪-威爾的書還要好久才能完結。
估計版權費用不會很高,這樣一來的話,就算后面不能改編電影,損失也很有限。
至于投資改編電影,像這樣火星和太空上的硬科幻片,想要拍的像那么回事,五千萬美元以上的制片預算少不了。
想到這里,馬修不禁揉了揉額頭,這樣送上門的機會總不能放棄吧?
他看了看掛鐘,還沒到下班時間,分別給貝拉-安德森和海倫-赫爾曼打了個電話,大致將這件事說了下。
這兩個人全都表示了支持。
一個接一個投資的電影項目成功,就連頭腦一貫冷靜的海倫-赫爾曼也對他多了些近乎盲目的信任。
馬修給貝拉-安德森和海倫-赫爾曼打完電話,繼續看了會科幻,忽然發現了一件事,如今他每年投資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已經超過了他主演的電影。
不管制片能力如何,他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好萊塢超級巨星加大牌制片人。
馬修知道自己有幾把刷子,從來沒想過去碰導演這個職位,雖然演而優則導的例子在好萊塢數不勝數,身為明星所掌握的資源和帶來的效應會比其他人更容易達成目標,但在好萊塢的電影世界中,導演并不是工業中的頂點。
像走到他這樣一步的明星肯定渴望更多的權力,在好萊塢權力的游戲中,位于金字塔尖的向來是各位手握大權的制片人,而這個職位也成為許多好萊塢大咖夢寐以求的“人生巔峰”。
大咖演員做制片人主要分為兩種流派,其一像馬修主演別的公司投拍的電影,比如《特種部隊》系列,掌控更多的話語權,拍自己想拍的電影;其二當然是為了利益,自己當老板,賺了錢當然也能分到大頭。
不過這兩者并不是全然分離的,畢竟誰都想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順便把錢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