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馬修知道,以太平洋對岸電影院的建設速度,用不了多久,票房榜總冠軍就會換人。 《速度與激情》系列的第四部和第五部,已經徹底打開了那邊的市場,說不定到時刷新的紀錄就是《速度與激情6》或者《速度與激情7》。 鑒于那邊觀眾的喜好,馬修認為這種可能非常大。 現在正是爆米花電影在太平洋對岸大行其道的時候。 七月底,漫威影業(yè)在《復仇者聯盟》之前的最后一部影片《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正式上映,復仇者們的指揮官終于登場了。 這部帶著明顯復古味道的影片,反響并不好,甚至相當數量的影迷認為,影片本身還不如結尾處關于《復仇者聯盟》的彩蛋好看。 幸好,影片的票房相對于1億4000萬美元的制片成本來說還算理想,北美首周三天6505萬美元,以及業(yè)內普遍1億8000萬美元左右的北美票房預期,倒也不會讓投資者們賠本。 史蒂夫-羅杰斯距離現在的觀眾真的是太過久遠了,當年喜歡《美國隊長》漫畫的人都老了,如果不是漫威漫畫這幾年在力推新的美國隊長漫畫,估計票房可能會更差。 馬修的投資不至于賠錢,但想要如同兩部《鋼鐵俠》那樣大賺是不可能的。 不過,他還會繼續(xù)堅持投資《美國隊長》的續(xù)集電影,因為他在漫威漫畫這幾年新出的關于史蒂夫-羅杰斯的漫畫中,看到了一篇名為《內戰(zhàn)》的漫畫。 以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為首的兩派超級英雄在漫畫中大打出手,并且導致了美國隊長史蒂夫-羅杰斯的死亡。 “你站在哪一邊?” 坦白地講,馬修也覺察到了其中的政治隱喻。 當然,政治隱喻只有那些對政治相對比較敏感的人才感受的到,小孩子們只會看到一場超級英雄大混戰(zhàn)。 《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的上映,也宣告漫威超級英雄宇宙第一階段到了收尾的時候,《復仇者聯盟》將于明年暑期檔第一個周末來襲。 馬修在《復仇者聯盟》項目上占據了百分之四十的投資,當然希望看到這部影片能夠超級大賣。 如果能腳踩《阿凡達》,拳打《泰坦尼克號》,那再好不過了。 《美國隊長》反響雖然一旦,但上映兩個周末,北美票房也達到了1億2000萬美元,海外票房也拿下了近7000萬美元。 以現在的票房走勢不難看出,《美國隊長》最終的全球票房突破3億5000萬美元根本不是難事。 盡管這樣的票房數字不足以讓《美國隊長》收回包括宣發(fā)在內的成本,但加上周邊方面的收益,回本還是比較容易。 況且,這一切都是為了明年的超級大殺器《復仇者聯盟》做鋪墊。 到了八月下旬,馬修暫時放下這些工作,正式加入籌備中的《美國狙擊手》,為這部影片的拍攝做起最后的準備工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