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過億是必然-《最佳影星》
第(2/3)頁
“《招魂》過硬的影片質量,借助馬修-霍納的品牌效應,加上發行方華納公司在社交媒體上卓有成效的推廣運作,一切都引導著《招魂》走向一個票房大爆的開局。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影片周五開始在北美3491家影院公映,當天就拿下1695萬美元,空降票房榜首位;周六雖然有所下滑,但百分之十七的跌幅,也保證了較為穩定的走勢,單日再收1393萬美元;周日單天,票房仍然維持較為穩定的走勢,收獲1096萬美元。”
“首周末三天過去,《招魂》累計在北美拿下票房4153萬美元,接近制作成本的三倍,在將同期開畫的其他幾部制作規模大得多的影片遙遙甩在身后,登頂票房榜首的同時,《招魂》還成為2012年開畫票房最高的恐怖影片,并一舉問鼎原創恐怖片開畫票房歷史榜首。”
“《招魂》的異軍突起讓業界驚呼不已,其實這得益于導演詹姆斯-溫人氣的逐步積累!導演與演員一樣,個人號召力同樣是票房的主力保障元素之一。”
“如今《招魂》已經坐擁2012年恐怖片最高開畫、影史原創恐怖片最高開畫兩項頭銜,若能夠在下周走勢穩定,那就有沖擊億元關卡的實力!”
尼古拉斯-凱奇嘆了口氣,自己多久沒有影片北美票房過億了?馬修-霍納的成功效應,真的很強大啊。
自身主演的電影連連大賣不說,連投資的電影也不斷獲得成功。
想到這里,尼古拉斯-凱奇繼續去看報紙,從首周觀眾構成看,《招魂》的女性觀眾占比百分之五十三,25歲以上觀眾占比百分之五十九。此外,本片的影院觀眾評分Cinema Score取得亮眼的“A”,在恐怖片之中可謂非常罕見。
媒體評價方面,爛番茄新鮮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相對更為嚴格的MetaCritic上面來自33家媒體的綜評也有68分,本來已屬良好水平的專業評價,放在恐怖片中來看,更加亮眼。
看到這些,尼古拉斯-凱奇確定,這部片子北美票房一定可以過億。
連《饑餓游戲》那種莫名其妙的片子都能在北美拿走四億多美元,《招魂》為什么就不能北美票房過億呢?
就在首周末票房出爐的同時,馬修和詹姆斯-溫召集新聞發布會,宣布《招魂2》開始籌備,并且透漏將會為片中的恐怖娃娃“安娜貝爾”制作獨立影片。
這也等于正式對外宣布了“恐怖宇宙”的存在。
一時間,媒體上都炸了鍋,成功的電影宇宙,明顯又要增加一個了。
如今,公認成型的電影宇宙有兩個,分別是漫威的“復仇者聯盟宇宙”和馬修與大衛-埃里森合作的“速度與激情宇宙”,現在增加到了三個。
而其中的兩個都是由馬修投資和主導,怎么能不讓人驚訝?
“不得不說,馬修-霍納在超級巨星之外,已然成長為了好萊塢最為成功的投資人和制片人,甚至說他是新世紀以來最成功的制片人都不為過!”
《好萊塢報道》上的新聞,也徹底坐實了馬修“金牌制片人”的身份。
《名利場》上的報道更為夸張,認為:華納兄弟和華特迪士尼的成功,特別是后者近年來的蓬勃發展,都與馬修-霍納的密切合作有關,可以說與馬修合作者稱霸北美電影市場。
在這個相對比較平淡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或許是娛樂媒體需要爆點,而馬修又符合需求,隨著《招魂》的大獲成功,媒體上突然就掀起了一股報道馬修的熱潮。
《紐約時報》更是全方位的對馬修的制片人身份進行了剖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