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由奢入儉難-《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2/3)頁
“他們窮嗎?不窮!”
“一個家庭中,男子能掙錢,女子也能掙錢。”
“男耕女織,耕地的農人一個月收入也不低,在家做女工,或到工坊中制衣的婦女,收入也不低。”
“臣深入民間走訪,調查多戶人家得知,普通人家一個月最低收入都有一萬五千錢。而他們的存款更是不少,應該在十萬錢以上。”
“讓他們拿出一部分錢來給兒子交伙食費,又有何妨?”
“臣附議!”
李克的話音一落,就有不少的公卿百官站了出來,贊同了他的看法。
“二三子可還有異議嗎?”
一直在龍椅上的慶忌,穩坐釣魚臺,環視一周后發問道。
“父皇,兒臣認為李大人所言,有失偏頗!”
太子恒還是不贊成李克的主張,他想了一下,便道:“以最低標準來算,一名學生一個月是四百五十錢,占普通人家一個月收入的三十三分之一左右,看起來是不多。”
“不過,父皇別忘了,我大吳之民,信奉多子多福,又有鼓勵生育政策,所以他們一個勁兒的勐生,年輕夫婦至少兩年一胎,中年夫婦也不遑多讓。”
“到法定讀書年齡的孩子,一戶人家少則三四個,多則七八個!”
“折中一下,算五個,一戶人家就孩子在學校一個月的伙食費就有兩千二百五十錢。占了一戶人家月收入的六分之一少一些。”
“家庭還有各項支出,治家如治國,只孩子的伙食費就這么多,兒臣唯恐國人有怨言……”
這筆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誠然,太子恒所言有些夸大其詞了,卻也是基本上符合事實的。
而這恰恰就符合鄧析、李克等法家大臣的一貫理念。
弱民!
如果黎庶活得太過滋潤,哪兒還有什么動力?
眼看著慶忌似乎要被太子恒說服,鄧析坐不住了,立馬出列道:“陛下,臣以為,若非要實行此等全日制學歷教育,還要食宿全免,也并非不可。”
“我大吳的商稅、田租稅、關卡稅、口賦、算賦等賦稅太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