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挑動斯巴達內戰-《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1/3)頁
“父皇,兒臣認為,此戰我軍雖占據絕對優勢,卻不可掉以輕心,操之過急的進兵。”
吳章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事情,道:“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我大吳以前在大一統戰爭中,就沒少使用過離間計,這一次,何不對希臘人使離間計?”
“細說。”
慶忌不由得來了興致。
離間計這種計策,實在是屢試不爽的。
就算是兩個和睦相處的盟友,尚且有撕破臉皮,不死不休的一天,更何況希臘諸城邦之間齷齪甚多,也不是鐵板一塊?
“父皇,自當年的維奧蒂亞之戰后,希臘人就提洛同盟,為的就是阻擋我吳軍再次西征。”
“這是由希臘城邦組成的一個聯盟,成員在一百五十個以上,由雅典人領導。”
“因盟址及金庫曾設在提洛島,故稱‘提洛同盟’。”
“兒臣聽說這個所謂的提洛同盟,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體,同盟事務由在提洛島召開的同盟會議決定,按入盟城邦實力大小各出一定數量的艦船、兵員和盟捐……”
提洛同盟嗎?
作為穿越者的慶忌知道,在原來的歷史上,提洛同盟是希臘人為抵御波斯大軍入侵而建立的。
現在,則是為了抵御吳國大軍的入侵而建立。
提洛同盟,即環愛琴海同盟。
與之相對的則是斯巴達人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鄰國成立的一個防御同盟,名為“伯羅奔尼撒聯盟”。
歷史上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進行了一場伯羅奔尼撒戰爭,影響深遠。
這足以說明希臘人之間的齷齪甚多。
“父皇,若要分化希臘人的同盟,兒臣認為,可以從斯巴達人那邊入手。”
吳章緩聲道:“在希波戰爭之前,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關系就不算太好。”
“他們一個是寡頭制,一個是min主制,制度不同,所以相互看不起。”
“在希波戰爭以及維奧蒂亞之戰中,雅典與斯巴達雖能一致對外,但是在維奧蒂亞之戰后不久,兒臣聽說他們就爆發了幾次沖突。”
慶忌聞言,搖了搖頭道:“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雅典和斯巴達都是希臘人,在關鍵時刻,他們自然是能一致對外的。”
“想要在大敵當前的時候,挑撥他們之間的關系,恐怕不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