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 太子恒旋即吩咐吳基,把包括傳國玉璽在內(nèi)的慶忌所有的印璽以及虎符,全部拿過來,而后發(fā)號施令。 從帝都外邊的大營調(diào)集赤焰軍,以及東宮衛(wèi)隊進入皇宮戍衛(wèi),同時金陵城的守軍換防,以此來確保自己對帝都金陵的絕對掌控。 …… 帝國禁衛(wèi)軍換防的動靜不小,瞞不住人。 甚至是連皇宮的宿衛(wèi),都換成了東宮衛(wèi)隊以及赤焰軍,這種事情,怎么能瞞得過別人? 生活在帝都金陵的臣民,心里都有一種不好的預(yù)感。 東宮衛(wèi)隊且不說,赤焰軍是太子恒一手組建并操練出來的精銳之師,還跟著皇太孫吳基西征,忠誠度毋庸置疑。 這也是慶忌默許的事情。 他早已經(jīng)將太子恒當(dāng)做自己的接班人看待,所以后者有一支私人武裝,以備不時之需,這是情有可原的。 此時,在左車騎將軍勾踐的府上,勾踐正在書屋中接見宮里來的吳高。 吳高,位居中常侍,在宮中的地位僅次于中車府令膠滑。 他還是膠滑的義子。 不出意外的話,吳高在膠滑死后,會成為中車府令。 值得一提的是,吳高原名「 趙高」,屬于嬴秦宗室的旁支子弟,家道中落,不得不成了閹人,入宮伺候。 在十多年前的豫政刺吳事件中,吳高挺身而出,幫慶忌擋下了一擊…… 那一擊,本來傷不到慶忌,不過念在吳高忠心耿耿,又勉強有護駕之功的份上,慶忌還是對他委以重任,并賜了國姓。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吳高不是嬴秦宗室的旁支子弟,破落戶,而是秦哀公的孫子。 父兄先后戰(zhàn)死,死于吳軍之手,母親上吊自盡,這讓年幼的吳高對吳國充滿了仇恨,于是痛定思痛,成了一個閹人,只為蟄伏下來,等待時機復(fù)仇。 現(xiàn)在,他們的時機似乎是成熟了。 吳高見到勾踐之后,便把慶忌已經(jīng)龍馭賓天的消息,告訴了勾踐。 勾踐這才恍然大悟。 難怪,原本皇宮的宿衛(wèi)以及帝都的禁衛(wèi)軍大中午就換防,這般匆忙,事先還沒有任何的預(yù)兆。 「吳高,你立刻讓人把陛下駕崩的消息撒播出去。」 「而且,務(wù)必添油加醋,將始皇陛下之死,描繪成是被太子、太孫氣死,甚至是弒殺的故事……」 勾踐的臉上盡是狂喜的神色,一邊踱步,一邊吩咐道:「一定要快。盡可能的散布出去,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此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