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三世魂-《算命女畫師》
第(2/3)頁
主持師傅雖然說話時候雙目微闔,但還是能看出對空塵的慈愛。
“師父,近日梅雨季節最是濕氣過重,空塵去東市本想為師父購置一個新的蒲團以隔濕冷,不想途中遇到漁夫賣一條魚,弟子心生不忍,遂以兩串錢換一魚….”
“嗯。空塵,你一直都很有善根。”
““弟子想問:生命在死后,靈魂會往生何處?”
“何出此問?”
“師傅,日前收到俗家叔父信箋,言家中雙親均已過世。雖弟子已心向我佛,然生育之恩,弟子不敢忘懷。”
“空塵,靈魂往生之處,依生前做何業、行何道。地藏經有云:【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你在襁褓之時,雙親當日寒冬棄你于本寺門外,后雖有來探望卻不肯認領你回去,對此可曾有過怨恨?”
“弟子無怨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他們給了我生命,便是大恩。”空塵回答。
“既然你心有掛念,為何不還俗回到塵世?”主持繼續問道。
“弟子心已向佛,只愿常伴青燈,此生能夠服侍師傅左右。”
“一切皆是因果。父子骨肉至親皆是世有因果。如你今天救下的一尾魚,也是前世之因果。僧人不蓄錢帛,這些都會成為我們修行的牽絆,你去吧,不必為師傅再購置身外之物了。”
“弟子謹遵師訓。”
空塵把魚放生到了大鐘寺不遠觸的子溪湖里。
“子溪湖”這個名字有個動人的傳說:
傳說一百年前,有個書生住在湖邊的一個茅草屋,那時候這個小湖還沒有名字,他的妻子心地善良,賢惠溫柔而又美麗,他說:“我妻清澈若晨溪,我送愛妻名字為子溪,他日我若高中,必命名此湖為“子溪湖。”
書生后來真的中了狀元,回到家中,妻子卻已病死。妻子臨終留給她的遺書寫到:妾本絲蘿,愿托夫君,多年來承蒙夫君對妾垂憐不棄。使得妾得安然。妾對佛祖許下心愿:“來生我愿化為一尾魚,只為與君再相見……”
狀元朗幾度悲泣欲死。
當朝皇帝聽說此事,追封了子溪為一品“賢貞”誥命夫人。并答應狀元的請求,御賜此湖名為“子溪湖”,為了使賢貞夫人的優良品德被當地大眾所知曉,湖邊還立了個碑,上面記載了了賢貞夫人子溪和狀元郎的愛情故事云云。
直到現在,這個子溪湖都是不允許被打魚的。
空塵小心翼翼的把木盆放到水面上慢慢沉入水下一半,鯉魚跳躍了一下迅速的在水里來回竄了幾下,又游回來。
“你在這里很安全,遇見即使有緣,你沒有名字,一身紅裳,就叫你紅裳可好?”
鯉魚自然不會回答他。
空塵灑了一把捏碎的干糧,立刻,水面出現一大片鯉魚。
紅裳在這一群鯉魚中特別顯眼。
這條鯉魚是有靈魂的,就是陸葭的神魂跨越時空而來附在了上面。可陸葭現在不能說話,甚至慢慢適應了自己是條魚,適應了眼前的小僧。小僧長得好像一個人……是誰呢?隱隱約約記得一個叫吳形的人……可吳形又是誰呢?
空塵經常會來到子溪湖來看這條魚,每次都會喂它一些吃的。空塵坐在湖邊的石頭上,給“紅裳”讀著經文。
他對“紅裳”說:“師父說:萬物皆有靈性,希望你們來世,可以轉生的更自由。”
是日久了,陸葭不僅適應了做一條魚,甚至忘記了自己原本是個人,還有關于人的一切記憶。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鐘,但是“紅裳”每次看見空塵,都會不由自主地游過來,好像每次,它都在重新認識一次空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