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浮沉,微博上一個小有名氣的文學大v,對華夏詩詞深有研究,經(jīng)常喜歡發(fā)表一兩首自己寫的詩詞,或者點評其他人寫的詩詞。粉絲五十多萬,關注的人大部分都是文學愛好者。 十點左右,浮沉發(fā)表了一篇長微博。 “今晚左右無事,就在直播間觀看了桓哥跟山水詩詞社的比試,畢竟這事情在網(wǎng)上鬧得沸沸揚揚,若是不去關注一下,或許就跟時代落伍了。原本我只是想看兩方小丑的表演,嘴角帶著一副高傲的笑容,眼睛是審視的目光。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自己才是那個真正的小丑。” “在看這場比試之前,我心里就有了偏見。對那所謂山水詩詞社大放厥詞的偏見。對一個歌手居然敢挑釁文人的偏見。因此最初,我覺得自己是清高的,慶幸自己沒有跟這些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然后……比試開始了。山水詩詞社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穩(wěn)定,一如既往的讓我不屑。可正當我想關掉直播的時候,桓哥開始吟詩了……我想看一下一個唱歌的能夠寫出什么貽笑大方的詩來,所以遲疑了那么一秒鐘。” “感謝那一秒,讓我有幸見到了一篇偉大作品的誕生。之所以稱之為偉大的作品,是因為它已經(jīng)超出了我的點評范疇。我怕我低微的文學水平侮辱了這首詩。” “我懷著一顆卑微的心,將桓哥創(chuàng)作的這首《琵琶行》寫了下來,放在微博下面的圖片里,以供大家欣賞。” 在最后,浮沉貼上去一張圖片,圖片上是《琵琶行》的全文。 他的微博下沉寂了幾分鐘,大約十多分鐘后,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了很多評論。 “好一首《琵琶行》,就算在華夏幾千年的璀璨文化中,這首《琵琶行》估計也是最優(yōu)秀的作品。” “浮沉,你確定這首詩不是某個大師的作品?” “這不可能是一個學生能夠寫得出來的。” “我終于知道今天晚上為何出現(xiàn)了那么多關于‘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打油詩,原來是出自這里。” 這時候,又有人發(fā)微博了。 這一次發(fā)微博的人比浮沉在文學上的地位要高出不少。 清風允,當今華夏一名著名的學者,經(jīng)常在報紙媒體上發(fā)表文章,文學功底深厚。 這天晚上,他寫文章寫到了一半遭遇靈感枯竭,便登上了微博。他的微博粉絲不算多,只有十幾萬,但是這十幾萬不乏文學界的成名人物。 平時清風允在寫作完成時,經(jīng)常會來到微博上放松心情,順便尋找靈感。 翻看了幾個自己關注的學者、文學大v,發(fā)現(xiàn)對方并沒有發(fā)有建設性的新微博,心中微微失望,覺得索然無味,正想退出去。 忽然他目光微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