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萬希文的這句話,可以說是至高的贊譽,甚至將古代無數赫赫有名的詞人都貶了下去。 他的話在現場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反對,似乎這是王桓應得的榮譽。 就連曲明風也在一旁附和著點頭。 不過有些網友們卻不懂了,他們覺得王桓剛才創作的《水調歌頭》的確很好,但也沒好到這種封神的地步吧? “真的假的?余詞盡廢?萬教授這話是不是太過了點?” “我也覺得,萬老捧得有點過了。” “我不否認《水調歌頭》的確很好,但是歷史上中秋經典詞何其之多,譬如《天月頌》、《登樓望月》、《中秋飲酒對月》等都是經典,我就不信它們都比不上《水調歌頭》。” 只不過很快就有人站了出來。 對這些彈幕強烈抨擊。 “有些人,不懂就別發表彈幕了,免得貽笑大方。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我可以肯定地說,《水調歌頭》的經典是任何詞都無法比擬的,包括但不限于中秋詞!” “頂樓上!越讀這首詞越覺得其中蘊含的意境浩瀚無窮,簡直不可思議。” “頂樓上+1,一些文化水平不到位的人,別以你們的見識來看待這首詞,居然將《水調歌頭》和《天月頌》那樣的詞對比,實在是污了我的眼睛。” “你們這群沒文化的人,等著瞧吧……上次桓哥一首《琵琶行》驚動了無數文壇大佬,而這一次,我估計文壇再次要翻天了。” 萬希文看著桌子上的《水調歌頭》。 字是好字。 詞更經典。 “王桓,你這副墨寶能否留在華詩社?” 在萬希文看來,它可是《水調歌頭》問世的象征,所以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王桓毫不在意:“萬老,您想要就拿去,就幾個字而已,我留著也沒用。” “那就太好了!” 萬希文連忙轉頭,看向一個工作人員:“小許,你趕緊去想辦法,盡快將這副《水調歌頭》的墨寶裱起來,然后掛在廂房里。” “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