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榭的一小步,卻是大家的一大步。 當王榭微微向前踏了一小步的時候,周圍圍觀的群眾都下意識的往后退了一大步。 來了,來了。 周圍的人看著王榭的架勢,都不由心里暗道,這個從不吃虧的年輕人,是要再次出手了嗎? 就一個對聯,這個年輕人已經讓兩個人都躺下了,那么宋明生老先生會成為第三個嗎? 而就在王榭踏出這一步的時候,他在敏銳的發現旁邊的蘇尋,正在對著自己擠眉弄眼了。 王榭自然知道蘇尋的意思。 畢竟宋明生是地星詩詞協會的大老之一,要是弄得太難看了,怕到時候不好收場。 王榭微微的向蘇尋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 王榭其實也并沒有想著把面前的這個老人弄躺下,他也不是想用對聯罵人,他只是想給面前這個為老不尊的副會長一個教訓,讓他知道什么叫做來自地球文化的碾壓。 而宋明生看到王榭往前這一步,也不由一個哆嗦,只不過他的自尊讓他強忍著,只是后退了半步。 王榭上前一步后,依舊一臉平靜的朝宋明生拱了拱手,然后才開口道:“宋老先生的上聯出完了,我這里還是幾個上聯想請教一下。” 宋明生的臉不由自主的抽動了一下,然后才硬著頭皮從牙縫里擠出了一個字:“請。” 在眾人期待的眼神里,王榭輕輕的笑了笑,才微笑著指著湖邊的荷塘吐出了一個上聯:“因荷而得藕?” 聽到王榭的上聯,圍觀的眾人都是一愣,這個年輕人竟然沒有趕盡殺絕。 而宋明生也是一愣,隨即似乎明白了,是不是這個年輕人怕得罪自己,所以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如果自己將他所有的對聯都對了出來,那是不是今天就算個平手。 想到這里的宋明生不僅一下就得瑟了起來。 這個年輕人很識時務嘛,那么回去后要是再給他使絆子的話,大不了下手輕一點。 不過隨即宋明生就仔細思考起了這個上聯。 “因荷而得藕”,這是一個諧音對聯,也就是在問“因為什么而得到了佳偶?”。 對于這個上聯他很滿意,對面的年輕人放水了,但是放的不多,這種難度剛剛好,其他人也看不出什么來。 所以宋明生沉思了好幾分鐘后,直到看到周圍樹叢里的杏樹后靈光一閃,他頓時雙手一拍,也指著旁邊的杏樹高興的回答道:“有杏不需梅!” 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須梅(媒)。一般情投意合的雙方用此來委婉的互通情義,很完美的楹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