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鋼琴和大提琴還在合奏著,柳沁兒的歌聲也在繼續。 【我欲乘風歸去~】 【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和第一段的微醺之意相比,柳沁兒的這一段更清靈了一些,甚至透露出了一絲乘風之態。如果說“欲”字唱出了縹緲之意,那么“何”字則更具灑脫之態。 也就是這個時候,柳沁兒一向有空靈高潔的嗓音,竟然蘊出了一絲煙火之味,讓竇先生彷似身處半空,頭上是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而腳下則是月光素裹、燈火璀然。 竇先生下意識的望向了柳沁兒背后的大屏幕,睜大眼睛看著上面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上半闕。 詞的上半闕望月,既懷超宜興致、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豪放灑脫之感和浪漫主義情懷在這離竟然獲得了難言的統一。 竇先生此刻已經有些癡了。 屏幕里,柳沁兒的表演還在繼續。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歌詞很好理解。 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 但柳沁兒此刻的轉音、顫音、長音和咬字似乎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竇先生僅僅通過歌聲就能感受到月光照耀大地之感。 不過當他再聽到后面兩句時,他已經不在乎歌詞是不是好理解了,因為他的腦海中已經是一片空白了。 只是一個人間的中秋晚會罷了,為什么要請天上的女仙來表演呢?! 作弊!犯規! 這已經是他腦海中唯一能想象到的詞了。 不過事物的發展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臺上的柳沁兒仍舊在演唱。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伴隨著伴奏的音樂聲,柳沁兒似乎將每一個字都唱到了極致。但這種隱含著離人愁苦的歌詞,再加上柳沁兒不急不緩的演唱,卻似乎隱隱又在鋪墊著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