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是一首給音樂人的歌曲。 在音樂人創作出歌曲的是,不論是優秀的還是一般的,發表出去后總會有人評頭論足。 】 哪怕是哪些經典傳世的歌曲,也有人不喜歡。 “落筆傳神”和“容易傳唱”一直都是音樂人們追求的兩個不同極端,音樂人能得其一就是邀天之幸了,哪里可能將最難統一的兩個極端統一到一起。 舒慧仙懂了。 王榭這其實是在反諷。 不過她覺得王榭在歌詞中的比喻很有意思。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一直要找的姑娘”,這些歌詞連載一起的時候。 竟然讓聽眾們很快就能在腦海中建立起可以想象的景象。 王榭的副歌部分還沒唱完,他的聲音還在繼續。 “快寫一首情歌雅俗共賞,打完字謎還要接著打榜,如果胡同弄堂全都播放,氣韻里居然添了些孤芳自賞。” 舒慧仙這次更能理解了。 就和上面的歌詞一樣,王榭還是在反諷。 很多街面上在播放的歌曲,雖然確實有一部分也是出自他們之手,但那詞曲他們自己都沒眼看。 每次聽到這種所謂的爆火歌曲,他們都跟被公開處刑一般。 特別是很多流傳度極廣、全家老少都會哼哼兩句的歌曲。 而且舒慧仙也發現了一個小秘密。 那就是王榭這個押韻狂魔竟然再次出山了。 幾乎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韻腳都是“ang”韻,聽起來還蠻有意思的。 更是如此。 很快,整首歌曲就播放完了。 對于這首歌,舒慧仙還是挺喜歡的,完全將他們音樂人的心理講述了出來。 當然 要是放到歌手身上也是成立的。 等等。 歌手? 這首歌放在歌手身上也成立? 想到這里的舒慧仙回憶了一下昨天王榭電話的說法。 相信我? 真的沒了? 舒慧仙頓時怒氣直沖天靈,然后也不顧還在臺上,就直接撥通了王榭的電話。 “王榭,你是不是有毛病!” ———— 《雅俗共賞》,許嵩 第(3/3)頁